:::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741 ms
共 2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賢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他人兒子的敬稱。《稱謂錄》卷六:「賢郎聲口不凡,他年怎不作宰相?」《西遊記》第四二回:「別的還好惹,孫行者是那樣人哩,我賢郎,你不曾會他?」
|
循理安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分守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安分」是安於自己的本分,「守己」則是謹守己身,有不作非分之想的意思。典源宋.袁文《瓮牖閑評》卷八中,作者認為一般姦人對於君主或上司喜愛的事情,總是積極地去達成,甚至不擇手段,他對於這種行為感到不以為然,認為一個安於本分、謹守己身的君子,淡漠進取又以道義自居,怎麼肯這樣取巧投機以追求飛黃騰達?後來「安分守己」演變為成語,就用來形容安於本分,謹守己身。
|
祅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吉凶、善惡的徵兆。《戰國策.楚策四》:「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將以為楚國祅祥乎?』」《史記.卷二四.樂書》:「疾疢不作,而無祅祥。」也作「妖祥」。
|
饑者無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飢不擇食」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公孫丑上》1>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者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禦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五燈會元.卷五.丹霞天然禪師》、《五燈會元.卷一一.神鼎洪諲禪師》。〔參考資料〕 ■《五燈會元.卷五.丹霞天然禪師》訪龐居士,見女子靈照洗菜次,師曰:...
|
祕而不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瞞所知,不作宣布。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六九.返寶砂篇》:「故上仙真經祕而不泄者,為此子母之法,恐凡愚之心見知也。」也作「祕而不宣」。
|
阿家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家長。如:「不痴不聾,不作阿家翁。」
|
迴山轉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狼心狗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房德禁不住妻子讒言,與妻子商量如何殺害李勉之時,被管家聽到,急向李勉密告,李勉一行人慌張逃跑。房德一不作二不休,找了一個好打抱不平的異人,向他假稱自己為李勉所害,求異人替他報仇。異人於是飛身前往。他躲在李勉床下聽得事情的真相,認為房德「狼心狗肺,負義忘恩!」於是就放了李勉,轉而把房德和他妻子殺了。「狼心狗肺」這句成語就是用來比喻人心腸狠毒,毫無良心。
|
守道安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實道家的中心思想便是自然無為。文子所揭示的即此理念,所以要人安於現況,即使貧困,也能樂於信守正道,不作他想,也就是所謂的「安貧樂道」了。後來「安貧樂道」演變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能安於貧困的處境,並仍以信守道義為樂。
|
吞聲忍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忍退讓而不作聲。如:「待人處事要適可而止,千萬不能因為別人一直吞聲忍讓,就任性的無理取鬧。」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