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3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辭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說而不做。《禮記.曲禮上》:「禮不妄說人,不辭費。」唐.孔穎達.正義:「言而不行為辭費。」
|
改張易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詐起,如以湯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1>之,乃可鼓2>也;為政而不行,甚者必變而更化3>之,乃可理也。當更張而不更張,雖有良工不能善調也;當更化而不更化,雖有大賢不能善治也。故漢得天下以來,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於當更化而不更化也。 〔注解〕
(1) 更張:調整琴弦,重新張設。
(2) 鼓:彈奏。
(3) 更化:改舊換新。指政令教化的改革。
|
心病還得心藥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心病必須由造成心病的人、事、物來醫治。如:「不打開他心頭的癥結不行,畢竟心病還得心藥醫。」也作「心病還須心藥醫」。
|
跌而不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蹶不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西漢劉向所撰《說苑》一書,記錄軼聞瑣事,雜以議論,以儒家思想為指歸,闡明國家興亡、政治得失之理,以為後世鑒戒。〈談叢〉這篇是各家名言彙編,其中「一噎之故,絕穀不食;一蹶之故,卻足不行」,本於《淮南子.脩務》:「今以為學者之有過而非學者,則是以一飽之故,絕穀不食;以一蹪之難,輟足不行。惑也。」大意是:現在因為有的學者有過錯就詆毀所有的學者,不再學習,就像一旦被飯噎到,便不再吃飯,跌了一跤,就畏縮不敢再向前走。這未免太糊塗了。後來「一蹶不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一遭受挫敗,就再也不能振作起來。
|
星火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急如星火」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李密〈陳情表〉(據《三國志.卷四五.蜀書.鄧張宗楊傳.楊戲》裴松之注引《華陽國志)引)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見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早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表聞1>,辭不就職。詔書切峻2...
|
半路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半路出家」之典源,提供參考。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卻說高宗時,建都臨安,繁華富貴,不減那汴京故國。去那城中箭橋左側,有個官人姓劉名貴,字君薦。祖上原是有根基的人家;到得君薦手中,卻是時乖運蹇,先前讀書,後來看看不濟1>,卻去改業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買賣行中一發2>不是本等伎倆3>,又把本錢消折去了。 〔注解〕
(1) 不濟:不中用,不行了。
(2) 一發:更加、越是。
(3) 本等伎倆:適宜的工作。
|
治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訓練軍隊、治理軍政。《禮記.曲禮上》:「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吳子.圖國》:「凡制國治軍,必教之以禮,勵之以義,使有恥也。」
|
天無二日,土無二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上不可能同時出現兩個太陽,一國之內不能同時有兩個君主存在。比喻事物不能同時有兩大。《禮記.曾子問》:「曾子問曰:『喪有二孤,廟有二主,禮與?』孔子曰:『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嘗禘郊社,尊無二上,未知其為禮也。』」《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太公家令說太公曰:『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高祖雖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則威重不行。』」也作「天無二日,民無二王」。
|
青黃不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青黃不接」。見「青黃不接」條。01.宋.蘇軾〈奏浙西災傷第一狀〉:「若兩司爭糴,米必大貴,飢饉愈速,和糴不行,來年青黃不交之際,常平有錢無米,官吏拱手坐視人死。」
|
解弦更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調整樂器的琴弦,使彈出的音調準確無誤。語本《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為政而不行,甚者必變而更化之,乃可理也。當更張而不更張,雖有良工不能善調也;當更化而不更化,雖有大賢不能善治也。」後用以比喻重新變更法度或計畫。如:「自從新總裁上任後,公司的一切政策均解弦更張,完全改觀。」也作「解弦易轍」。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