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擲彈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發射炮彈的小型武器,炮彈從筒口裝入,射程不遠
土埋半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年老,離死期不遠。如:「他已經是土埋半截的人了,難不成還想把家當帶進棺材裡?」
細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小型的鐵鎖鍊。如:「犯人腳上銬著細鍊,一定逃不遠。」清.崑岡《大清會典事例.卷七二三.刑部.名例律》:「一凡監禁人犯,止用細鍊,不用長枷。」
淺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微。《戰國策.韓策二》:「而嚴仲子乃諸侯之卿相也,不遠千里,枉車騎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淺鮮矣。」
來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前來惠賜。《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足下不遠千里,來貺齊國。」也作「來況」。
棺材楦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楦子,做鞋用的楦頭。棺材楦子指死屍,因死人放在棺材裡,好像楦頭放在鞋裡一樣平直,故稱為「棺材楦子」。後因老年人離死期不遠,故戲稱老年人為「棺材楦子」。《醒世姻緣傳》第三六回:「再不想自己七老八十的個棺材楦子,他那身強火盛的妖精,卻是戀你那些好處?」
三自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瑜伽行派所認為的一切存在的三種狀態:因執著而產生的幻相,即遍計所執自性;由條件構成的現象,即依他起性;絕對的真實,即圓成實性。《成唯識論》卷八:「三種自性皆不遠離心、心所法。」
懸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憑空揣度想像。如:「懸擬當時情況,當距事實不遠。」
柳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長安曲江池邊多柳樹,如同部屬排列儀仗,參謁官長,稱為「柳衙」。南唐.尉遲偓《中朝故事》:「天街兩畔槐樹,俗號為槐衙,曲江池畔多柳,亦號為柳衙,謂其成行列如排衙也。」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八齣:「俺因此上弄鶯簧赴柳衙,若問俺妝臺何處也,不遠哩!剛則在宋玉東鄰第幾家。」
禍與福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禍與福相鄰。指二者相去不遠。《荀子.大略》:「慶者在堂,弔者在閭,禍與福鄰,莫知其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