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憊於奔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子重、子反殺巫臣之族子閻、子蕩及清尹弗忌及襄老之子黑要,而分其室。子重取子閻之室,使沈尹與王子罷分子蕩之室,子反取黑要與清尹之室。巫臣1>自晉遺2>二子書,曰:「爾以讒慝貪惏3>事君,而多殺不辜4>,余必使爾罷5>於奔命以死。」巫臣請使於吳,晉侯許之。吳子壽夢說之。乃通吳于晉,以兩之一卒適吳,舍偏兩之一焉。與其射御,教吳乘車,教之戰陳,教之叛楚。寘其子狐庸焉,使為行人於吳。吳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奔命。馬陵之會,吳入州來,子重自鄭奔命。子重、子反於是乎一歲七奔命。 〔注解〕 (1) 巫臣:一名屈巫,字子靈,春秋時楚國人,生卒年不詳。封於申,亦稱申公巫臣。與子重、子反不睦,後娶夏姬奔晉,...
蒸氣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密閉容器內的液體,在定溫下,表面水分子會不斷蒸發,形成蒸氣,而蒸氣也會落回水中;當水分子形成蒸氣的速率與蒸氣回反水面的速率相等時,密閉容器內的蒸氣達到平衡,此時液面上的蒸氣壓力稱為「蒸氣壓」。蒸氣壓增至與大氣壓相等時,則有沸騰的現象產生。
陳映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類有論述、散文、小說,為台灣重要的小說家之一。 觀點 陳映真的作品受到魯迅影響,主要以描寫城市知識分子的生活和情緒為主,是市 鎮小知識份子的作家。作品充滿憂鬱與苦悶的色調以及人道主義關懷,陳映真自剖其創作歷程說:「1966年以後,契訶夫式的憂悒消失了。嘲諷和現實主義取代了過去長時期來的感傷和力竭、自憐的情緒。」。1979年第二次被捕後,作品焦點轉變為跨國企業對第三世界經濟、文化與心靈的侵略,如〈華盛頓大樓〉系列小說。 著作 陳映真發表過數十篇長、短篇小說,於2001年由台北洪範書店集結為六冊《陳映真小說集》:第一冊《...
聚合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單體所製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可分成加成聚合物與縮合聚合物。由不飽和的或環狀的單體化合物,經加成聚合反應生成的產物,稱為「加成聚合物」;由一種或多種含兩個以上官能基團的單體,經官能基團反應脫去小分子後生成的產物,稱為「縮合聚合物」。
楊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26年,楊華參加「台灣民報」的徵詩活動,以〈小詩〉獲得第二名,正式步入詩壇,但日本人一直視其為不穩分子。  1927年2月5日,楊華因違反治安維持法被捕入獄,監禁在台南刑務所,在獄中創作53首詩,題名為《黑潮集》。與張我軍、賴和一樣,堅持使用中文創作,也,率先嘗試以台語創作,如〈女工悲曲〉。  1936年,因時局困迫,貧病交織,懸樑自盡。被喻為「新文學的薄命詩人」。 文學創作   楊華受到泰戈爾、冰心以及日本俳句的影響,多以短詩形式創作,最少兩行,至多六行;詩風清新自然,兼具抒情與哲理,含蓄動人。由於本身漢學涵養深厚...
醣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醣類1.1 醣類的吸收(註1)1.2 單醣1.3 雙醣1.4 多醣1.5 參考書目 醣類醣類是由碳、氫、氧元素組成,其中氫、氧的比例是2:1,此與水分子中的氫氧氣比例一樣,故醣類又稱碳水化合物。醣類是直接供應細胞能量和儲存能量的物質,亦是構成體質成分之一。(註1) 醣類的吸收(註1)1.主動運輸:是由鈉幫浦主動運送,與腸道內糖的濃度無關。大多數的營養素的吸收,藉由此作用完成,由低濃度輸到高濃度,且需有攜帶者。2.被動擴散作用:又稱為簡單滲透作用,當腸道內糖濃度高於黏膜細胞及血漿內糖濃度時,則可靠滲透壓平衡而吸收。...
高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情來閱讀,文學界、史學界也沒有把高陽看成一位嚴肅的作家,高陽對此頗為在意,也耿耿於懷,作為一個知識分子,高陽是有使命感的,他曾在「晚清小說座談會」(《聯合文學》第六期)上這樣說過:「知識分子逐漸了解自己除了關心政治,還有傳播知識與文化的使命,海禁開後,大家認為失敗的原因就是政治不清明、老百姓太愚昧。因此,如果能透過小說改革政治、破除迷信、啟迪民智,不但發洩了牢騷,也完成了使命感。」「清初的文字獄非常殘酷,以乾隆為例,他利用修四庫全書而有『大索天下...
濡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潤澤化育。漢.揚雄〈劇秦美新〉:「厥被風濡化者,京師沉潛,甸內匝洽。」
2.指社會成員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習得文化規範、價值實踐與生活模式的過程,enculturation的音譯。參見「社會化」條。
落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罪犯被捕。如:「這次的圍捕行動中,販毒分子全部落網。」
郭沫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8年3月,郭沫若發表了《科學的春天》的書面報告(內容實為原中宣部國際宣傳處幹部胡平起草),號召知識分子鑽研學術。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根據其遺囑,郭的骨灰灑在山西昔陽縣大寨人民公社的梯田中。 文學觀點 郭沫若利用詩歌和歷史劇作為自己的武器,在他的作品中表現出對理想的狂熱追求和火山爆發式的熱情。《女神》一書即展現出郭沫若浪漫奔放的火熱情懷。此外,郭沫若從階級本質劃分了革命文學與反革命文學的界限:『你是反對革命的人,那你做出來的文學或者你所欣賞的文學,自然是反對革命的文學,是替壓迫階級說話的文學;……你假如是贊...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