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烏煙瘴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這個鄧老頭兒結識了安老爺這等好一個把兄弟,又成全了十三這等一個門徒,願是償了,情是答了,心裡是沒甚麼為難了。這大約要算他平生第一樁得意的痛快事。便是沒人來問,因語提話,還要找著旁兩句,何況問話的又正是海馬周三1>烏烟(煙)瘴氣2>這班人,他那性格兒怎生瞥得住?只見他一手把那銀絲般的長鬍子一綽,歪著腦袋道:「哈哈!你們老弟兄們,得問這話麼?聽我告訴你們。」他便等不及的出去,就站在當院子日頭地裡,從姑娘當日怎的替父親要報仇說起,一直說到安老爺怎的攜他回鄉合葬父親,不曾落下一個情節。連嘴說帶手比,忽而嚷,忽而笑的向眾人說了一遍。 〔注解〕 (1) 海馬周三:強盜周得...
慎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謹慎認真,不苟且。如:「慎重處理」。《紅樓夢》第六八回:「你我姐同居同處,彼此合心合意,諫勸二爺慎重世務,保養身子,這纔是大禮呢。」《老殘遊記》第七回:「若深知這人一定安分的,他就教他幾手拳棒,也十分慎重的。」
啞口無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啞口無言」,就是說不出話的意思。常用在遭人質問或駁斥時沉默不語或無言以對。這句成語常見於小說中。例如《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提到孫寡婦原將女兒珠姨許配給劉家,因為聽說劉家兒子重病在床,為了疼惜女兒,所以成婚當天,權將兒子孫玉郎冒充新娘嫁到劉家,言明三天後回門。對方則由慧娘代為迎娶。結果,玉郎和慧娘要好起來了。三日後,孫寡婦要媒人張六嫂去把假扮新娘的玉郎帶回門。哪知道一到劉家,劉家媽媽卻說無此規矩,哪有新娘過門三天便要回去,如果孫家如此捨不得,一開始就不該應允這門親事,那孫家媽媽也是個知禮的人,虧她還說得出口來!就這一席話說得張六嫂啞口無言,不知如何回覆孫家。另外在《醒世恆言》...
兩全其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子經了許多風波,又有誰人聘他。不如招贅那漢子在門,兩全其美,省得傍人議論。」
陶淵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柳先生傳》、《晉古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扇上畫贊》、《讀史述九章》、《與子儼等疏》、《祭程氏文》、《祭從弟敬員文》、《自祭文》。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ISP):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591007參考資料:網路資料及維基百科。
形影不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形不離影注音︰ㄒ|ㄥˊ ㄅㄨˋ ㄌ|ˊ |ㄥˇ漢語拼音︰xíng bù lí yǐng釋義︰猶「形影不離」。見「形影不離」條。 01.清.隨緣居士《林蘭香.第四回》:「花夫人看看笑道:『他姊影不離形,形不離影,好似一對小夫妻。』」 參考詞語︰影不離形注音︰|ㄥˇ ㄅㄨˋ ㄌ|ˊ ㄒ|ㄥˊ漢語拼音︰yǐng bù lí xíng釋義︰猶「形影不離」。見「形影不離」條。 01.清.隨緣居士《林蘭香.第四回》:「花夫人看看笑道:『他姊影不離形,形不離影,好似一對小夫妻。』」
默默無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凡、沒有名氣。《黃繡球》第二五回:「這女學堂全是黃夫人同他一個換帖姊叫做畢去柔的兩人創立,……絲毫沒有學堂的習氣,所以開了將近年把,好像還默默無聞。」也作「沒沒無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謂:(1)婦女對丈夫母親的稱呼。如:「舅姑」、「翁姑」。《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伯石始生,子容之母走謁諸姑。」漢.王充《論衡.偶會》:「父歿而子嗣,姑死而婦代。」(2)婦女對丈夫姐的稱呼。如:「姑嫂」、「大姑」、「小姑」。《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唐.李白〈去婦詞〉:「回頭語小姑,莫嫁如兄夫。」(3)子女對父親姐的稱呼。如:「姑媽」。《新唐書.卷一一五.狄仁傑傳》:「且姑姪與母子孰親?」
品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品行人格。《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宋朝錢塘有個名妓蘇盼奴,與蘇小娟,兩人俱俊麗工詩,一時齊名,……自道品格勝人,不耐煩隨波逐浪,雖在繁華綺麗所在,心中常懷不足。」《紅樓夢》第五回:「不想如今忽來了一個薛寶釵,年紀雖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
錦囊妙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演義》第五四回敘述三國時,魏、蜀、吳三國鼎立,互爭霸權。吳國周瑜獻計,劉備喪妻,要孫權招備為婿,蜀國謀士諸葛亮將計就計,派人前去吳國說合親事,結為盟國,孫權答應了。請劉備前去吳國完成婚事。劉備怕有詐不敢前去,諸葛亮便說:「主公您不必擔心,我有三個妙計,交給趙雲去辦就好了。」於是偷偷跟趙雲說:「你保護主公去吳國,這裡有三個錦囊,裡面有三條妙計,到時依次執行。」後來「錦囊妙計」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常用以比喻預先規劃以應付意外、解決危急的有效方法。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