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家庭壓力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學通訊期刊,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第52期。註2: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姻與家人關係》。臺北:空大,頁40-45。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家庭壓力理論
斷章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載,春秋齊國的慶舍極為寵愛家臣盧蒲癸,甚至將女兒許配給他。但慶氏與盧蒲氏都姓姜,所以有人問盧蒲癸說:「男女結應該分辨是否同姓,你怎麼會完全不迴避同宗的女子呢?」他則回答:「同宗的人既不迴避我,我何必要迴避他呢?這就像賦詩明志時,可以斷章取義,我只取我所需要的,哪還知道甚麼同宗呢?」盧蒲癸所謂的「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指的是春秋時代的人,在外交場合或日常生活中,常會截取既有詩篇中一部分的句義來表達自己的意志與立場。例如《左傳.襄公十四年》載:晉、魯等國攻打秦國,軍隊至涇水,大家為是否渡河而猶豫不決,晉國大夫請魯國大夫孫叔豹表示意見,孫叔豹就賦了〈匏有苦葉〉,這首詩現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欲、要、打算、希望。如:「想結」、「想出國」。《文選.劉琨.勸進表》:「四海想中興之美,群生懷來蘇之望。」
兩小無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一首〈長干行〉,是藉著一個年輕商婦的情感為題材的抒情敘事詩。詩中以女子自述的方式,寫出了自童年、成到別離相思的過程及對夫婿的深情,全詩充滿了溫柔深厚而又熾熱奔放的情感。其中「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是敘述二人天真無邪的童年生活,從「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親密友誼,可看出她和丈夫從小深厚的感情基礎。後來「兩小無猜」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稚齡男女,彼此天真無邪,毫無避嫌與猜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尊稱已的婦女。如:「如花美眷」。元.朱德潤〈詠外宅婦〉詩:「問是誰家好宅眷?聘來不識拜姑嫜。」
荳蔻年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荳蔻開花的時間。比喻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如:「正值荳蔻年華的她,總是充滿活力朝氣。」也作「豆蔻年華」。
眾目睽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人睜大眼睛注視。[例]在眾目睽睽之下,他公開向女友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結的。如:「喜帖」、「喜宴」、「喜酒」、「喜餅」。
花好月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正盛開,月正圓。比喻人事美好圓滿。常用於新祝頌之詞。宋.張先〈木蘭花.人意共憐花月滿〉詞:「花好月圓人又散,歡情去逐遠雲空,往事過如幽夢斷。」也作「月圓花好」。
化險為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吐蕃本是中國西部古老游牧民族羌人的一支,早就和中原的漢人有往來,唐朝時的接觸亦頗為頻繁,太宗貞觀年間,更與唐宗室通和親。安史之亂後,唐的國際地位出現了變化,西南防務無暇顧及,自此邊疆民族常乘機侵擾邊境。代宗廣德元年,吐蕃一度攻入長安,使代宗東逃至陝州,後在郭子儀的領兵抗禦下,吐蕃雖然退兵,卻仍時常威脅京畿重地及隴右、劍南諸地。大曆十二年,吐蕃又來犯,朝廷派崔寧應戰,告捷,據史書載:「破吐蕃十萬,斬首八千,生擒九百人。」 韓雲卿〈平蠻頌〉一文即記此事。文中贊頌唐王朝對戰敗部族的處置極為妥當,使為惡者受到應有的懲處,自新者得到適合的嘉勉,「變氛沴為陽煦,化險阻為夷途」,即把原有的災禍之氣轉變成和...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