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葦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蘆葦做成的鞭。《文選.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南陽葦杖,未足比其仁;川時雨,無以豐其澤。」
披瀝肝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而弗有。百辟庶尹1>,四方岳牧2>,稽圖讖3>之文,順億兆之請,披4>肝瀝5>膽,晝歌夜吟,方屈箕6>之高,式允幽明之願。基命宥密,如□如升,推帝居歆,創業垂統。殊徽號,改服色,建都邑,敘彝倫,薄賦輕徭,慎刑恤獄,除繁苛之政,興清靜之風,去無用之官,省相監之職。奇才間出,盛德無隱,星精雲氣,共趨走於階墀,山神海靈,咸燮理於臺閣。 〔注解〕 (1) 百辟庶尹:各處的官員。 (2) 四方岳牧:各地的疆吏、封疆大臣。 (3) 圖讖: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 (4)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箕山與...
赴湯跳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赴湯蹈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鼂錯(西元前200∼前154)為西漢川(地約當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等地)人,文帝時,奉命記錄和整理已失傳的《尚書》,後屢屢升遷,調任為太子家令。由於他學識豐富,被人稱為「智囊」。太子(景帝)即位後,更升任為御史大夫,常上疏建言,景帝幾乎沒有不接受的。後來他倡議削諸侯封地,讓各諸侯王懷恨在心,當景帝果真採用其議,削奪諸侯王封地時,吳、楚等七個諸侯國便舉兵叛變,要求皇帝誅殺鼂錯,形成西漢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景帝為平息內亂,於是答應諸侯王的要求,犧牲了鼂錯。鼂錯雖然含怨而終,但他所提出的種種建議,對景帝都有極大的影響力。例如他曾對邊塞的守備提出建議,主...
探湯蹈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赴湯蹈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鼂錯(西元前200∼前154)為西漢川(地約當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等地)人,文帝時,奉命記錄和整理已失傳的《尚書》,後屢屢升遷,調任為太子家令。由於他學識豐富,被人稱為「智囊」。太子(景帝)即位後,更升任為御史大夫,常上疏建言,景帝幾乎沒有不接受的。後來他倡議削諸侯封地,讓各諸侯王懷恨在心,當景帝果真採用其議,削奪諸侯王封地時,吳、楚等七個諸侯國便舉兵叛變,要求皇帝誅殺鼂錯,形成西漢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景帝為平息內亂,於是答應諸侯王的要求,犧牲了鼂錯。鼂錯雖然含怨而終,但他所提出的種種建議,對景帝都有極大的影響力。例如他曾對邊塞的守備提出建議,主...
不直一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為表示對某人尊敬,離席而起。 (3) 夫:灌夫(?∼前131),字仲孺,西漢川人。父張孟為灌嬰舍人,改姓灌。吳楚反,孟死軍中,夫入吳軍殺敵,以此聞名,為中郎將。武帝時為太僕,次年徙為燕相。性剛直,好任俠,食客日數十百人。後因酒後辱丞相田蚡,與其族皆見誅。 (4) 毀:詆毀,貶抑。 (5) 直:抵得上。通「值」。 (6) 效:摹仿。 (7) 呫囁:音ㄔㄜˋ ㄓㄜˊ,附耳細語。
寇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36)字子翼,東漢昌平人。從光武破綠林軍,拜河內太守,行大將軍事。後拜川、汝南太守,均有治績。恂素好學、修鄉校、教生徒。明經修行,時稱長者。卒諡威。
功墜垂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功敗垂成」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書.卷七九.謝安列傳》史臣曰:「……康樂1>才兼文武,志存匡濟,淮肥之役2>,勍寇3>望之而土崩;渦之師,中州應之而席卷4>。方欲西平鞏洛,北定幽燕,廟算有遺,良圖不果,降齡何促5>,功敗垂成,拊其遺文,經綸遠矣。」 〔注解〕 (1) 康樂:即謝玄(西元343∼388),字幼度,東晉陽夏人,謝安姪子。為東晉名將,具經國才略,以精銳八千,破前秦苻堅百萬大軍於淝水,拜建武將軍,封康樂縣公。時司馬道子執政,忌謝氏勢盛,使其還鎮淮陽,後改會稽內史。卒諡獻武。 (2) 淮肥之役:即淝水之戰。東晉時,前秦苻堅大舉南侵,欲一舉統一中國。晉以謝玄為統帥禦之,...
功廢垂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功敗垂成」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書.卷七九.謝安列傳》史臣曰:「……康樂1>才兼文武,志存匡濟,淮肥之役2>,勍寇3>望之而土崩;渦之師,中州應之而席卷4>。方欲西平鞏洛,北定幽燕,廟算有遺,良圖不果,降齡何促5>,功敗垂成,拊其遺文,經綸遠矣。」 〔注解〕 (1) 康樂:即謝玄(西元343∼388),字幼度,東晉陽夏人,謝安姪子。為東晉名將,具經國才略,以精銳八千,破前秦苻堅百萬大軍於淝水,拜建武將軍,封康樂縣公。時司馬道子執政,忌謝氏勢盛,使其還鎮淮陽,後改會稽內史。卒諡獻武。 (2) 淮肥之役:即淝水之戰。東晉時,前秦苻堅大舉南侵,欲一舉統一中國。晉以謝玄為統帥禦之,...
烏集之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烏合之眾」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管子(?∼西元前644),名夷吾,字仲,春秋齊國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輔佐桓公成為霸主,桓公尊為「仲父」。管子奠定齊國的法治思想,著重經濟管理,他曾說:「像烏鴉一樣暫時湊合在一起的人,因為沒有組織、沒有紀律,剛開始什麼都好商量,久了就什麼都看不對眼,互相唾棄。表面上雖然還維持良好的關係,但因為沒有交心,權力不在領導人的手上,而在屬下或幕僚,可說是暫時依附、沒有權勢的領導者。」後來「烏合之眾」被用來比喻暫時湊合,無組織、無紀律的一群人。
披肝露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而弗有。百辟庶尹1>,四方岳牧2>,稽圖讖3>之文,順億兆之請,披4>肝瀝5>膽,晝歌夜吟,方屈箕6>之高,式允幽明之願。基命宥密,如□如升,推帝居歆,創業垂統。殊徽號,改服色,建都邑,敘彝倫,薄賦輕徭,慎刑恤獄,除繁苛之政,興清靜之風,去無用之官,省相監之職。奇才間出,盛德無隱,星精雲氣,共趨走於階墀,山神海靈,咸燮理於臺閣。 〔注解〕 (1) 百辟庶尹:各處的官員。 (2) 四方岳牧:各地的疆吏、封疆大臣。 (3) 圖讖: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 (4)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箕山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