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黃魚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部是白色;嘴角黑色;腳黃灰色,腳踝上部密佈淡黃褐色羽毛。 生態習性棲息於附近有溪流和湖泊之闊葉林中,是一種可同時在晝間及夜間活動的貓頭鷹,常靜止不動地停棲於樹枝上休息,多於傍晚至夜間時飛出覓食。常捕食魚類,但也捕食小型哺乳類、鳥類、蛇類、蜥蜴、蛙類及各種甲殼類動物,偶爾會撿食腐屍。 在台灣他生活於中低海拔靠近溪流的濃密森林中,數量極為稀少。 面臨問題為瀕臨滅絕的貓頭鷹之一,亟需深入研究及保護。<註1> 覓食生態調查九零年代以前,台灣尚未有人對黃魚鴞做過研究,孫元勳先生可以說是先鋒。他針對在溪流水域附近的貓頭...
白鼻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白鼻心(Paguma larvat)1.1 形態特徵1.2 食性1.3 地理分布1.4 關鍵字1.5 參考書目 白鼻心(Paguma larvat)夜行性的白鼻心晨昏活躍,棲息多半在季風林、常綠闊葉林的森林邊緣。行走時會利用低於路面的路面乾溝,主要為樹棲雜食性。們白天穴居在倒木中空的大洞或岩洞中。曾有山區工作人員於午間休息時靠在枯木邊,聽到枯木內有異聲,於是好其鑿開,原來是白鼻心在裡面產子。白鼻心也被成功的在以人工的方式下繁殖。(註1) 形態特徵白鼻心的身形和鼬類似,黑色的頭部從上額至鼻端,有條明顯的白色帶紋,...
黃雀伺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螳螂捕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有一天,莊子在雕陵閒遊,看到一隻奇特的大鳥飛進別人的栗園裡,停在樹上。他不知不覺地被大鳥吸引,提起衣服下襬走進園中,想用彈弓射下大鳥。他走過去,往樹叢裡望,發現有隻蟬躲在樹蔭裡,因為太舒適而鬆懈下來,完全不知道身後有隻螳螂,用樹葉遮蔽,正撲身向前抓。那隻螳螂抓到蟬後,得意洋洋的,同樣也沒警覺到身後有隻大鳥,正伸著脖子啄。莊子看到這種情形,有所警惕,悟得「利益」與「禍患」相連相倚的道理,於是丟下彈弓,轉身便要離開,但被守園人發現而指責了一頓。此事讓莊子悶悶不樂了三天,並體悟到唯有隨時保有真我,不為外物干擾,才能避於禍害。「螳螂捕蟬」這句成語就是...
黑寡婦蜘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若是被黑寡婦蜘蛛叮咬到人,則有可能會致命,不過幸好黑寡婦蜘蛛並不好鬥,很少咬人,通常只有在不小心與相遇時,才會攻擊人類,黑寡婦蜘蛛多數的時間都待在網上一動也不動。黑寡婦蜘蛛為毒性最強的蜘蛛之一。黑寡婦蜘蛛大多生長在地面上個枯枝下和其他乾燥的地方,們用雜亂的蛛網捕食昆蟲。有些城鎮中的黑寡婦則是會生長在花園和房舍附近。(註1)2. 身體長2.5公分,永遠都穿黑衣服,腹部還有邪惡的紅色斑點。大都出現在美國南方區域,黑寡婦蜘蛛最著名的地方就是會吃掉自...
穿山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1.1 生態習性1.2 面臨問題1.3 關鍵字1.4 參考書目 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1.由於穿山甲以螞蟻為主食,很多人誤以為和「白蟻獸」有關。穿山甲是台灣唯一的鱗甲目動物,這一類動物身上覆蓋的魚鱗狀的角質甲片,臉部及腹內側沒有鱗片而長著稀疏的毛,甲片之間也有少數的毛長出,這些粗鋼的毛質可以緩和鱗片間的摩擦。們的前爪...
鹿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雄鹿的角。可以製藥。
2.舊時作戰時的防禦設施。把帶有枝椏的樹枝削尖,尖梢朝上,埋在營寨門前或交通路口,以阻擋敵人前進。因形似鹿角而得名。《三國演義》第一八回:「鹿角多半毀壞,意將從此處攻進。」《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四下裡擺放鹿角蒺藜,鈴索齊整。」也稱為「鹿砦」、「鹿寨」。
怪事咄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乃歎曰:『咄咄!此亦怪事也。』」即是敘述赫連定登可藍山時,有好多隻的狐狸繞著他嚎叫,赫連定拉弓射們,卻一隻都射不到,因而驚歎地說:「真是怪事!」。後來「咄咄怪事」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令人感到驚訝,不可思議的事情。
海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海牛(manatees)(註1)1.1 北美海牛1.2 關鍵字1.3 參考書目 海牛(manatees)(註1)1. 海牛行動緩慢,且沒有攻擊性,們通常生活在淡水中。們屬於海牛目哺乳動物,只吃素食,一生時間都在水裡度過。們的新陳代謝率只有一般哺乳動物的百分之三十六,是最無助的大型生物中的一種。其肉質非常好吃,所以常受到人們的獵殺,使
對驢彈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貉的皮毛雖然暖和,但也不能溫暖沒有生氣的死人。例如春秋魯國的公明儀,有一次看見一頭牛在吃草,就彈琴給聽,可是不管旋律多悅耳動聽,牛卻充耳不聞,自顧著吃草,這是因為人類的音樂不適合給牛聽。後來他改彈出蚊虻鼓翅聲、落單小牛的悲鳴聲,牛就立刻停止吃草,搖著尾巴,豎起耳朵,徬徨不安地聆聽。我引用儒家經典來講解佛理,也是同樣的道理。」由典源看來,牟子舉公明儀為牛彈琴的故事時,並沒有貶抑牛的意思,只是就事論事,說明自己的用意。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對牛彈琴」,用來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
扁鍬形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飼養的過程中,我們觀察到幼蟲和蛹,似乎也不怎麼喜歡有光的環境,有幼蟲來看,我們常在木頭內發現幼蟲,會不斷蠕動必努力往木頭鑽入,也許受受到驚嚇的關係,還會排出一粒橢圓形的糞便。而在蛹的階段扁鍬形蟲還不會爬行,但對光源仍然是相當敏感,只要一見到光或受到干擾,就會看到扁鍬形蟲不斷翻轉扭動,一下向左邊扭動,一下向右邊翻轉。(註2) 生殖器扁鍬形蟲身上的外生殖器,在幼蟲階段是無法看的,成蟲也只有在與雌性交配時,才會短暫的伸出,並無法仔細觀察構造。剛化成雌、雄的扁鍬形蟲,身體都成雪白色、雄性特徵是外生殖器中央有一條巨大的陰莖,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