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22.28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假公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那一個老成怒,就假公濟私把他參革,拿問在監,因此一口暗氣而亡。」
沉默寡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情沉靜,很少說話。[例]她生性害,平日沉默寡言,不擅交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辱、汙蔑。《詩經.小雅.小宛》:「夙興夜寐,毋忝爾所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味道微苦不甘滑。如:「酸澀」、「這李子好澀。」。唐.李咸用〈和吳處士題村叟壁〉詩:「秋果樝梨澀,晨筍蕨鮮。」
支吾其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支吾」是說話含混不清,搪塞了事之意。如《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馮公問其鄉貫出身,承信言語支吾,似有愧之色。」也可重疊成「支支吾吾」,如《兒女英雄傳》第五回:「怎麼問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因此「支吾其詞」就是指用含混的言語帶過,以應付他人。《官場現形記》第二八回:「這黃胖姑一句話在口頭,沒有說出……但是,這句話又不便向時筱仁說明,只得支吾其詞道:『這不過我想情度理是如此。……』」描述黃胖姑有話不敢說,只得含混打發應付。後來「支吾其詞」就用以形容以含混牽強的言語,搪塞應付他人。
大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態度自然不拘束。《紅樓夢》第六七回:「怨不得別人都說那寶丫頭好,會做人,很大方。」《文明小史》第四○回:「只他們走出來,身子都是挺直,沒有縮縮的樣子,我就覺著他比守舊的女子大方得多。」
知書達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熟讀詩書,懂得禮節。比喻人有學識與教養。《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他少年聰慧,知書達禮。」《紅樓夢》第五七回:「幸他是個知書達禮的,雖有女兒身分,還不是那種佯詐愧,一味輕薄造作之輩。」也作「知書知禮」、「知書識禮」、「識禮知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味道甘美的。如:「飴漿」、「飴餌」。《周禮.天官.鹽人》:「王之膳共飴鹽。」漢.鄭玄.注:「飴鹽,鹽之恬者,今戎鹽有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愧的心。如:「無恥」、「知恥」。《孟子.盡心上》:「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2.辱的事。如:「雪恥」、「奇恥大辱」、「引以為恥」。《呂氏春秋.季秋紀.順民》:「越王苦會稽之恥。」
辱。《國語.越語上》:「昔者夫差恥吾君於諸侯之國。」
翻雲覆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西湖佳話.三生石跡》:「有這圓澤、李源,三生有約,至期不爽的,方稱得個石交,才算得個信友。可不死那些翻雲覆雨的子弟,愧殺那些口是心非的後生麼?」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