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79.94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肘捉衿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捉襟見肘」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讓王》1>曾子居衛,縕袍无表,顏色腫噲,手足胼胝。三日不舉火2>,十年不製衣,正冠3>而纓4>絕,捉衿5>而肘見,納屨6>而踵決7>。縰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韓詩外傳.卷一》。 (2) 舉火:生火煮飯。 (3) 正冠:把帽子戴正。冠,音ㄍㄨㄢ。 (4) 纓:繫帽的帶子。 (5) 捉衿:抓住胸前的衣襟。衿,音ㄐ|ㄣ,同「襟」,古代衣服的衣領。 (6) 屨:音ㄐㄩˋ,鞋子。 (7) 踵決:腳後跟露出來。踵,腳後跟。〔參考資料...
蹜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路時不敢放大步伐的樣子。比喻小心謹慎。《禮記.玉藻》:「執龜玉,舉前踵,蹜蹜如也。」
千變萬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始成。其高千仞,臨終南之上,號曰中天之臺。簡鄭衛之處子娥媌靡曼者,施芳澤,正娥眉,設笄珥,衣阿錫,齊紈。粉白黛黑,珮玉環。雜芷若以滿之,奏承雲、六瑩、九韶、晨露以樂之。月月獻玉衣,旦旦薦玉食。化人猶不舍然,不得已而臨之。居亡幾何,謁王同游。王執化人之袪,騰而上者,中天迺止。暨及化人之宮。化人之宮構以金銀,絡以珠玉;出雲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據,望之若屯雲焉。耳目所觀聽,鼻口所納嘗,皆非人間之有。王實以為清都、紫微、鈞天、廣樂,帝之所居。王俯而視之,其宮榭若累塊積蘇焉。王自以居數十年不思其國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莊子.田子方》、《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賈誼》。 (2) 周...
華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華麗的紋飾。《漢書.卷二二.禮樂志》:「被華文,廁霧縠,阿錫,佩珠玉。」三國魏.繁欽〈弭愁賦〉:「整桂冠而自飾,敷綦藻之華文。」
霧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薄霧般輕軟細紗所製成的服裝。《文選.宋玉.神女賦》:「動霧縠以徐步兮,拂墀聲之珊珊。」《漢書.卷二二.禮樂志》:「被華文,廁霧縠,阿錫,佩珠玉。」
百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百個腳步的距離。古人常用為射箭時射程的標準。如:「百步穿楊」。《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三國演義》第五六回:「操欲觀武官比試弓箭,乃使近侍將西川紅錦戰袍一領,挂於垂楊枝上,下設一箭垛,以百步為界。」
裊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姿態搖,柔美的樣子。唐.杜甫〈渼陂行〉:「半陂已南純浸山,動影裊窕沖融間。」
三尺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劍。古劍長三尺,故稱劍為「三尺劍」。唐.杜甫〈重經昭陵〉詩:「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宋.張元幹〈賀新郎.杖危樓去〉詞:「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
鴻爪雪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雪泥鴻爪」。見「雪泥鴻爪」條。01.清.袁枚〈答何獻葵明府書〉:「追憶當年留宿,或提燈而采荷葉,或足而仰星河……忽忽四五年,鴻爪雪泥,都為陳跡。」 
襟捉肘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捉襟見肘」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讓王》1>曾子居衛,縕袍无表,顏色腫噲,手足胼胝。三日不舉火2>,十年不製衣,正冠3>而纓4>絕,捉衿5>而肘見,納屨6>而踵決7>。縰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韓詩外傳.卷一》。 (2) 舉火:生火煮飯。 (3) 正冠:把帽子戴正。冠,音ㄍㄨㄢ。 (4) 纓:繫帽的帶子。 (5) 捉衿:抓住胸前的衣襟。衿,音ㄐ|ㄣ,同「襟」,古代衣服的衣領。 (6) 屨:音ㄐㄩˋ,鞋子。 (7) 踵決:腳後跟露出來。踵,腳後跟。〔參考資料...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