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3.72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疾入膏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病入膏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晉國景公作夢,夢見惡鬼來向他討命,之後就生病了。病重時向秦國求良醫,於是秦桓公派醫生緩前來為景公治病。在緩還沒到達之前,景公夢見疾病化成兩個小孩,其中一個說:「緩是個良醫,我怕會受到傷害,要逃到哪裡才好?」另一個就說:「只要躲到心臟下、橫隔膜上的部位,他就奈何不了我們。」等緩到了晉國,診視過景公的病情,說:「病已經侵入心臟和橫隔膜之間的部位,不管服用藥物或是針灸,藥力都無法到達,所以這個病是治不好了。」果真,景公沒多久就過逝了。後來這個故事濃縮成「病入膏肓」,用來指人病重,無藥可救;亦用於比喻人、事已到無可挽回的程度。
實實在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確實而不虛假浮誇。如:「實實在在的價格,不騙你!」《通俗常言疏證.人事.實實在在》引《奈何天》劇:「也要實實在在替朝廷做些事業纔好。」也作「實實落落」。
今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現在。唐.白居易〈井底引銀瓶〉詩:「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他年得射如皋雉,珍重今朝僕射姑。」
屈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委屈順從。《後漢書.卷八十.文苑傳下.張升傳》:「其意相合者,則傾身交結,不問窮賤;如乖其志好者,雖王公大人,終不屈從。」《花月痕》第十二回:「明知此事來得詫異,但素來是個孝順的,沒奈何只得屈從。」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在此行業,不得不做事。有無可奈何,勉強從事的意思。《文明小史》第四四回:「我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只要不像從前那位老中堂,擺在面上被人家罵什麼賣國賊,我就得了。」也作「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六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制以一萬二千五百人為一軍,天子有六軍,《周禮.夏官.大司馬》:「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後世遂以六軍指皇帝的軍隊或皇家侍衛軍隊。唐.白居易〈長恨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
清酒紅人面,財帛動人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美酒使人喝了面頰發紅,錢財使人看了動心。表示酒與財容易引人犯罪,需謹慎處理。《精忠岳傳》第八回:「古人說得好:『清酒紅人面,財帛動人心。』這是荒僻去處,倘有疏失,如之奈何?」
明正典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明正典刑」泛指依照法律公開處刑。傳統法中,多見於處決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一○.宣帝待霍氏》:「使顯等稍自悛改,則霍氏富貴,將來未艾。奈何悖逆之節,愈益馴嘄,而不容掩匿,苟不明正典刑,天下其謂帝何?其勢不得不誅耳。」明.陸采《明珠記》第三四折:「故戶部尚書租庸使劉震,忘累朝之厚恩,受逆賊之偽命,除將明正典刑外,妻子俱合隨坐。」
援筆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下筆成章」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陳思王植1>字子建。年十歲餘,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2>。太祖3>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4>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倩人?」時鄴銅爵臺新成,太祖悉將5>諸子登臺,使各為賦。植援筆立成6>,可觀,太祖甚異7>之。 〔注解〕 (1) 陳思王植:曹植(西元192∼232),字子建,三國時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歲能屬文,甚得武帝寵愛。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陳王。植才思捷,詞藻富麗,尤長於詩。六朝詩人多受其影響,謝靈運嘗言:「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得八斗。」卒...
若出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隋文帝以子秦孝王俊有疾,馳召名醫許智藏,俊夢亡妃崔氏泣曰:「本來相迎,如聞許智藏將至,其人當必相苦,奈何!」明夜復夢,曰:「吾得計矣,當入靈府中以避之。」及智藏至,診俊脈,曰:「疾已入心,不可救也。」二奸鬼之害人,如出一轍。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