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超類絕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超群絕倫」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三六.蜀書.關張馬黃趙傳.關羽》先主1>西定益州2>,拜羽3>董督4>荊州5>事。羽聞馬超6>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7>,問超人才可誰比類。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8>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9>、彭10>之徒,當與益德11>並驅爭先,猶未及髯12>之絕倫逸群也。」羽美鬚髯,故亮謂之髯。羽省13>書大悅,以示賓客。 〔注解〕 (1) 先主:指劉備(西元161∼223),字玄德,河北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漢靈帝末年,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
節食縮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節衣縮食」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白圭》白圭,周人也。當魏文侯時,李克務盡地力,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弃我取,人取我與。夫歲孰取穀,予之絲漆;繭出取帛絮,予之食。太陰在卯,穰;明歲衰惡。至午,旱;明歲美。至酉,穰;明歲衰惡。至子,大旱;明歲美,有水。至卯,積著率歲倍。欲長錢,取下穀;長石斗,取上種。能薄1>飲食,忍嗜欲,節衣服,與用事僮僕2>同苦樂。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故曰:「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彊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蓋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其有所試矣,能試有所長...
仙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尊稱他人的籍貫、故里。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一折:「敢問先生仙鄉何處,因何至此?」《喻世明言.卷二四.楊思溫燕山逢故人》:「參頭,仙鄉何處?」
脫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掉弄玄虛、背信、不老實。元.關漢卿《救風塵》第四折:「則俺這脫空的故人何處?」《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他自從來賓樓張家的妖精纏昏了頭,那一處不脫空!」也作「託空」。
書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博學而不能應用的人。《晉書.卷六一.劉喬傳》:「卿讀書雖多,而無所解,可謂書簏矣。」《新唐書.卷二○二.文藝傳中.李邕傳》:「父善,有雅行,淹貫古今,不能屬辭,故人號書簏。」
刻骨銘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歌自憐。迫於悽惶,席不暇暖。寄絕國而何仰?若浮雲而無依。南徙莫從,北遊失路。遠客汝海,近還城。昨遇故人,飲以狂藥,一酌一笑,陶然樂酣。……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醜而獲,齊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愍1>以固陋,禮而遣之,幸容甯越2>之辜3>,深荷三公4>之德。銘刻心骨,退思狂愆5>,五情冰炭6>,罔知所措。晝愧於影,夜慚於魄,啟處不遑,戰跼無地。 〔注解〕 (1) 愍:音ㄇ|ㄣˇ,憐恤、哀憐。 (2) 甯越:戰國趙中牟人,生卒年不詳。苦於耕稼之勞,刻苦求學十五年,遂為周威公之師。甯,音ㄋ|ㄥˋ。 (3) 辜:罪過。 (4...
鐵打心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心腸硬如鐵,沒有感情。《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九出》:「望斷天涯無故人,便做鐵打心腸珠淚傾。」明.徐霖《繡襦記》第二五齣:「隨你鐵打心腸也痛悲。」也作「鐵石心腸」。
不直一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錢不值」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傳》夏,丞相取燕王女為夫人,有太后詔,召列侯宗室皆往賀。魏其侯過灌夫,欲與俱。夫謝曰:「夫數以酒失得過丞相,丞相今者又與夫有郤。」魏其曰:「事已解。」彊與俱。飲酒酣,武安起為壽,坐皆避席伏。已魏其侯為壽,獨故人避席耳,餘半膝席。灌夫不悅。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能滿觴。」夫怒,因嘻笑曰:「將軍貴人也,屬之!」時武安不肯。行酒1>次至臨汝侯,臨汝侯方與程不識耳語,又不避席2>。夫3>無所發怒,乃罵臨汝侯曰:「生平毀4>程不識不直5>一錢,今日長者為壽,乃效6>女兒呫囁7>耳語!」武安謂灌夫曰:「程李俱東西宮衛尉,今眾...
較量錙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上士,隋初,太子召為學士。撰有《顏氏家訓》,共二十篇,論立身治家之道,辨正世俗之謬,以訓後人,於世故人情,深明利害。在《顏氏家訓.治家》中,顏之推提到當時民風敗壞,民間嫁娶之時,經常有賣女兒來賺錢的事情發生,雙方非但不以為怪,甚至還討價還價,連一點小錢都要斤斤計較,和一般的買賣無異。這樣的婚姻,由於不注重對方的人品教養,通常都是後患無窮,所以他提醒子孫不可不慎!「銖錙必較」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連很少的錢或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計較。出現「銖錙必較」的書證如宋.陳文蔚《陳克齋集.卷三.雜著.朱先生敘述》:「先生造理精微,見於處事,權衡輕重,錙銖必較。」
瑤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貴重。南朝齊.謝朓〈郡內高齋閒望答呂法曹〉詩:「惠而能好我,問以瑤華音。」南朝梁.江淹〈古意報袁功曹〉詩:「故人贈寶劍,鏤以瑤華文。」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