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87.4967 ms
共 14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獨根孤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生子。《紅樓夢》第四回:「只是如今這薛公子幼年喪父,寡母又憐他是個獨根孤種,未免溺愛縱容,遂至老大無成。」
|
良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濟價值較大的優良品種。如:「良種馬」、「良種狗」。
|
放射核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具放射性的核種。
|
東方毛腳燕(台灣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同型。頭至背部為黑色,有金屬光澤,腰及尾上覆羽白色,雙翼及尾羽黑色,尾羽略有分叉。腮黑色,腹面為一致的灰白色。喙黑色,腳和趾被白色羽毛。
|
棕耳鵯(日本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外形相同,全身黑色,背面及腹面的羽毛在胸部以上會反映綠色光澤,初級飛羽及尾羽邊緣灰藍色,尤其在初級飛羽上較為明顯,腹部、腋部及尾下覆羽灰黑色沒有光澤。喙、跗蹠及趾鮮橘紅色。剛離巢的幼鳥喙、跗蹠及趾黑色。本種不同亞種的羽色變異很大,有些亞種頭部為白色,身體則為不同程度的灰色或黑色。
|
中國石龍子白斑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斑石龍子為體長約11公分,最大全長可達28 公分的蜥蜴。其外表由於全身鱗片無鱗脊而顯得格外光滑。其幼體與成體體色不同,幼體體背為黑色,背部及體側有許多黃褐色斑點,體腹部為淺褐色或乳白色,尾部末端為藍色;成體體型粗壯,體色也會隨著成長而逐漸轉變,體背漸變為灰色或灰褐色,鱗片邊緣為黑色,全身則有許多淺色或白色的雜斑。白斑石龍子應該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蜥蜴,唯生殖資料尚欠缺。
|
灰胸秧雞(台灣特有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額、頭頂和後頸紅褐色;背、尾羽和兩翼橄欖褐色,背上密佈白色和黑褐色點斑及橫斑,並隱現黑褐色橫紋;兩翼及尾羽具白色和暗褐色橫斑;頭側、頸側及胸部灰藍色;頦和喉白色;腹部中央灰白色。雌鳥背面羽色較深,腹部白色更多;虹膜棕紅色或棕褐色;上喙暗褐色,下喙淡紅或橙色;跗蹠和趾橄欖褐色。幼鳥背有深褐色條紋,白色斑紋模糊或沒有,頭頂和頸棕褐色並散佈深棕色條紋,頭側和胸部灰藍色較淺而雜有橄欖色。雛鳥絨羽黑色,喙、跗蹠及爪亦黑色。
|
野鴝(勘察加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鳥體背為一致的橄欖褐色,頭頂及額略帶棕色。兩翼和尾羽轉為暗褐色,飛羽、外側覆羽及尾羽的羽緣棕褐色。眉斑及顎線均為白色,眼先及及頰線黑色,耳羽與背同色,略帶沙褐色羽幹紋;頦及喉為赤紅色,羽緣微白,赤紅色的周邊框以黑色狹紋;兩脇及胸部灰褐色,腹部中央及尾下覆羽白色。雌鳥頦及喉部分個體不呈紅色而為白色,眼先及頰線暗褐色,其餘與雄鳥相同。喙鉛黑色,近基部稍淡。跗蹠黃褐色,趾及爪較暗色。
|
白眉地鶇(日本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體色不同。雄鳥具有寬而明顯的白色眉線,背面自前額至尾上覆羽暗黑灰色,尾羽黑褐色,最外側尾羽內瓣具白色羽尖。飛羽黑褐色,翼下之覆羽上部及飛羽基部白色,飛行時翼下呈兩條白色橫帶。頦、喉、胸、腹及兩脇與腹面羽色相近,但較淡;腹部中央污白色;尾下覆羽暗褐色,有大型白色羽端,外表呈黑白相間的橫紋。雌鳥背面除了額鏽棕色外,其餘皆為橄欖褐色。尾羽暗褐色,外側尾羽具有白色端斑。眉紋皮黃色略帶褐色斑,頦皮黃色,喉、胸及兩脇皮黃色,具褐色羽端,腹部中央白色,尾下覆羽橄欖褐色,具白色軸斑及端斑。喙黃色,跗蹠及趾黃褐色。
|
曹德氏蟬寄甲蘭嶼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9.6-11.0 mm,體寬4.3-4.9 mm;身體呈黑色,但觸角褐色,翅鞘褐色且基部較淡;身體密生黃褐色柔毛;雄蟲觸角扇形,第三節到第十一節具非常長且扁平的分枝,雌蟲觸角的分枝較短,成櫛齒狀;前胸背板密生點刻,分成兩種不同大小,大的點刻遠比小點刻數量少,後側角處具角狀突起;翅鞘具明顯的縱脊及點刻。此種與原名亞種不同在前胸背板大的點刻較小,而前胸背板接近後側角的角狀突起不明顯。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