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太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地未分時,混沌的元氣。晉.程本《子華子.卷上.陽城渠問》:「夫混茫之中,是名太初,實生三氣,上氣曰始,中氣曰元,下氣曰玄,玄資於元,元資於始,始資於初,太真剖割,通三而為一,離之而為兩,各有專精,是名陰陽。」
求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取生路。《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史記.卷六六.伍子傳》:「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後不能雪恥,終為天下笑耳。」
剖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破胸取心。漢.鄒陽〈獄中上書自明〉:「聞比干剖心,子鴟夷。」《孔子家語.卷五.在厄》:「王子比干,不見剖心。」
推愛屋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愛屋及烏」之典源,提供參考。 #《尚書大傳.卷二.大誓》武王與紂戰於牧之野,紂之卒輻分,紂之車瓦裂,紂之甲魚鱗下,賀乎武王。紂1>死,武王2>皇皇3>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4>而問曰:「入殷奈何5>?」太公曰:「臣聞之也,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不愛人者及其餘6>,何如?」武王曰:「不可。」召公趨而進曰:「臣聞之也,有罪者殺,無罪者活。咸劉厥敵,毋使有餘烈,何如?」武王曰:「不可。」周公趨而進曰:「臣聞之也,各安其宅,各田其田,毋故毋私,惟仁之親,何如?」武王曠乎若天下之已定,遂入殷。 〔注解〕 (1) 紂:名辛,商朝最後一位君主,相傳是個暴君。因耽於酒色,暴斂重刑,遂致民怨四起。後...
鼓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飽食而閒暇無事。《莊子.馬蹄》:「夫赫氏之時,居民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遊。」
2.擊腹代鼓,以應歌節。《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伍子……無以餬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於吳市,卒興吳國。」
明哲防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益得失置於最優先,為了達此目的,可以放棄原本該堅持的原則。例如明代梁辰魚《浣紗記》第一二齣,提到伍子報了楚國殺父之仇說:「但大仇既報,吾願已畢。今欲飄然去國,明哲保身,省得落于奸臣之手。」這裡的「明哲保身」顯非原來用法,於是「明哲保身」這句成語就從原來積極贊頌的意義,一轉變成消極退守的意義了。
輕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舉止浮躁,隨意行事。《韓非子.難四》:「明君不懸怒,懸怒則臣罪輕舉以行計,則人主危。」《金史.卷一○八.鼎傳》:「特畏吾威力,不能窺其虛實,故未敢輕舉。」
明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天意而即帝位。《書經.太甲上》:「先王顧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文選.謝朓.齊敬皇后哀策文》:「帝遷明命,民神悅。」
霍去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145~前117)西漢平陽(今山西臨汾縣南)人。善騎射,武帝時,為剽校尉,前後凡六擊匈奴,遠涉沙漠,封狼居山而還。拜驃騎將軍,封冠軍侯,卒諡景桓侯。
無脛而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脛而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韓詩外傳》卷六記載,春秋時,有一天晉國的國君晉平公搭船遊樂,在玩得開心之餘感嘆說:「要如何能招得賢士,與他們共度這良辰美景呢!」這時,划船的船夫盍聽到後,趁機跪下回答說:「得不到賢士,是因大王您不愛好他們啊!您看海裡的寶珠、山裡的美玉都沒有腳,您卻能擁有他們,這是因為您喜愛他們啊!而賢士有腳卻不到您身邊來,這完全是因為您不喜歡他們,也難怪您會有招不到賢士的感嘆。」晉平公驚訝地說:「我怎麼會不愛好賢士呢?我門下的食客有好幾千人呢!」盍解釋說:「大鳥一展翅可以飛越千里,靠的就是牠的兩隻翅膀,而身上的毛少一點、多一點都不影響飛行。今天大王您那麼多的...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