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759 ms
共 10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熊,牠是陸地上最大的獾亞科動物。狼獾通常生活在北方的森林和凍土地帶,是相當兇猛的野獸,甚至能夠把熊趕走,以免霸佔牠們的獵物。狼獾的腿也相當有力,能夠在凍原中追趕馴鹿,有時甚至可以行走45公里去尋找食物,主要以果實和動物屍體為食物。(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獾英文關鍵字: Meles meles 參考書目註1:大不列顛動物百科,Joyce pope著,明天國際圖書,2006,頁122-123。註2:動物大驚奇,戴維伯尼爾著,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
|
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加快、不停止。如:「趕緊」、「催得緊」、「緊走幾步」。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走的緊來到荒坡佃,覺我這可撲撲的心頭戰。」
|
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整飭、整理。如:「收拾行李」、「院子的雜物,趕快收一收,客人快來了。」
|
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趕緊。《儒林外史》第三回:「胡屠戶忙躲進女兒房裡,不敢出來。鄰居各自散了。」
|
困獸猶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典源又見《左傳.定公四年》。內容則是表述吳、楚二國對峙於柏舉,吳國的夫㮣王進攻楚軍,大敗楚軍。繼續追趕楚軍至清發時,打算再發動攻擊。夫㮣王認為受困的野獸尚且還要搏鬥,何況是人?如果楚軍覺悟既然不能免於死而一起奮戰,屆時必然會打敗吳國。因此,不妨讓先渡河的人感覺可以逃脫,跟隨在後面的人因羨慕他們,也會沒有了鬥志,所以要等楚軍渡河至一半時,才發動攻擊。果然,又再次打敗了楚軍。此處《左傳》原文也用到「困獸猶鬥」一語。後來「困獸猶鬥」被用來比喻身處絕境,仍然奮力抵抗。
|
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趾周圍都被有保護性的蹄甲包圍著,只用中間的趾端站立,使前後足骨間的寬度加大,所以,奔跑的步伐更大。僅趕牠們奔跑的速度可能比不上食肉目動物中跑最快的,但他們具有堅強的毅力,可以比獵食者跑得更久。騾是母馬和公驢交配後生下來的混血兒。能吃苦耐勞,但不能生育。(註2) 普氏野馬普氏野馬是唯一倖存的野生真馬,在中國西北部到蒙古半沙漠化原野上三兩群地生活。這裡可能不是牠們最喜歡的棲息地,而是受到迫害被驅趕到了這裡。動物園裡養的普氏野馬數量眾多,奇體格強壯,在許...
|
因勢利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孫子》載,戰國時期,魏國聯合趙國攻打韓國,韓國不敵,於是向齊國求救。齊國派將軍田忌前去救援,直接攻打魏國都大梁。魏將龐涓得到消息,立刻率兵趕回國,這時齊軍已經進入魏國境。為了一舉打敗龐涓,齊軍軍師孫臏分析情勢道:「三晉的士兵一向慓悍勇猛,十分輕視以膽怯出名的我軍。善於作戰的人應該利用這點,因勢利導,讓事情順應這個趨勢發展下去,設法讓魏軍猛追直趕。」所以建議田忌下令軍隊進入魏國境後,第一天做十萬個灶,第二天減少為五萬個,到了第三天只做三萬個,讓龐涓誤以為齊軍因為膽怯,士兵逃跑掉大半。結果龐涓真的中計,率著精銳輕騎火速追趕,最後在馬陵這個地方中埋伏,自剄而死,齊軍大獲...
|
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跟在後面或由後面趕上去。如:「追隨」、「追趕」、「急起直追」。
|
仰人鼻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讓給他,既可保全性命,又可以得到讓賢的美名。果真韓馥聽了說客的話,答應將冀州讓給袁紹。韓馥的部下聞訊趕緊勸阻說:「我們冀州雖地處偏遠,但也有百萬兵力,糧食夠吃上十年,袁紹算什麼!他的實力根本比不上我們,還得『仰我鼻息』,靠我們支援才能存活,像個嬰兒一樣,一旦停止餵食就會餓死,根本沒有自行生存的能力,為何還要將土地讓給他?」但怕事的韓馥根本聽不進去,不管多少人勸他都沒有用,最後還是將位子讓給了袁紹。後來「仰人鼻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依靠他人生活。亦用於比喻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不能自主。
|
為淵敺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獺想吃魚,卻把魚趕到深淵去。語出《孟子.離婁上》:「為淵敺魚者,獺也;為叢敺爵者,鸇也;為湯武敺民者,桀與紂也。」比喻處理不當而使結果違背最初的願望。《文明小史》第一三回:「又被這些不肖官吏任意凌虐,以致為淵驅魚。」也作「為叢敺雀」、「為叢驅雀」。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