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豎棘海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豎棘海星Astrothauma euphylacteum又名堅棘海星,生活於近岸的大陸棚,水深150~300公尺的泥沙底質海底。成體體形大小約15~21公分,具5隻腕,身體呈紅棕色,扁平,腕的橫切面呈長方形,乾標本腕的末端翹起,端板膨大。上、下邊緣板明顯且對稱,板數17,板的周圍有一圈規則的扁平顆粒體圍繞。上緣板上有2~3個大型豎棘,下緣板的豎棘可達10個,但腹面的豎棘大多脫落,只留下痕跡。溝棘14個一組,除前、後2個較短外,其它12個長短相似。靠近體盤處,溝棘後有1個直立叉棘。管足兩列。深水種,行為不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平凡的胸襟。晉.陶淵明〈和劉柴桑〉詩:「良辰入懷,挈杖還西廬。」
德布西,克勞德.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法國作曲家,生於法國聖日曼安雷(Saint-Germain-en-Laye),卒於巴黎。他在巴黎音樂學院隨馬爾蒙泰爾(Marmontel)學鋼琴,隨居羅(E. Guiraud, 1837-1892)學作曲。1885年以清唱劇《浪子》(L`Enfant Prodiques)獲羅馬大獎,前往羅馬進修,但因不滿羅馬之學習環境,1887年返回巴黎,與印象派的畫家及詩人交往。他早期曾受柴科夫斯基(P. Tchaikovsky, 1840-1893)和華格納(R. Wagner, 1813-1883)的影響。1889年他在巴黎世界博覽會中,聽到印尼甘美朗音樂後,引發出實驗新和聲的想法,開始探索和聲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蓋(l917~ )是出生於美國的教育學者。
  蓋曾任美國史丹福大學教師效能計畫主任(the Director of the Program on Teacher Effectiveness at Staford University),他的興趣和專長是在於教育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方面。
  他的著作計有〔教師效能及教師教育之科學基礎研究〕(Teacher Effectiveness and Teacher Education: the Search for Scientific Basis, 1971);他並負責主編〔教師研究手冊〕(A Handbook of R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平凡的抱負。三國魏.曹植〈魏德論〉:「于時上富于春秋,聖德汪濊,志妙思,神鑒靈察。」
庫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庫利(1873~1954)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布魯庫萊因(Brookline, Mass),是位數學家及教育家;出版過為數相當多的理論數學專著。他的家世顯赫,為波斯頓地區的望族,其祖母是前美國總統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的孫女;繼承其家世傳統,庫利先入埃克塞特中學(Exeter Academy)就讀,畢業後進入哈佛學院(Harvard College)攻讀。在一八九五年以最優異的成績獲得畢業,後到英國進牛津大學深造,一八九七年獲得牛津大學新頒發的第一位理學士學位(B. Sc.)。
  庫利先到蓋魯頓中學(Groton School)擔任數學教師兩年,然後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卡通影片人物。參見「米老鼠」條。
環蛺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蛺蝶。軀體背側黑褐色,腹側白色。前翅近三角形,前緣、外緣略呈弧形。後翅近圓形,外緣翅脈端略突出而略作鋸齒狀。翅背面底色黑褐色,翅面有明顯的帶紋、條紋及斑點,呈泛黃之白色。前翅中室內有一白條,末端延伸入M2室。白色中央斑列鮮明,前段成一斜列,後段形成一弧形列,中央斑列外側有一條模糊的灰黃色細線紋。亞外緣有數只白斑排成一列。後翅內側與外側各有一白色帶紋,內側帶較寬,外側帶色調黯淡。翅腹面底色為紅褐色,但有部份呈淺黃褐色。於翅背面白紋相應位置亦有白紋。後翅內側與外側白色帶紋間有一淺黃褐色線紋,但於M3脈兩側減退。後翅翅基附近有一白條。雄蝶於後翅背面前緣附近具灰色及米黃色性標。緣毛黑白相間。
異值分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異值分解通常用來求線性方程式Ax = b的最小平方近似解,使得||A− b||2有最小值。在圖書資訊學的領域當中,異值分解是隱含語意索引(latent semantic indexing,簡稱LSI)的核心,結合維度約化(dimension reduction),可刪除原始資料中的雜訊,達到資料平滑化(data smoothing)以及隱性語意關聯模型建構的目的。
摩爾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英格蘭十六、十七世紀時的一種縱式線形舞,在普雷弗(John Playford, 1623-1686?)所編《英國舞蹈家》(The English Dancing Master)的第五版(1675)中即收錄有此舞。然而,比這更早,在1564年時已有編劇者在某道德劇中提及此舞,接著,1584年時,史坦尼赫斯特(Stanihurst)也提到此舞。而弗勒德(Gratton Flood)則稱此舞為英格蘭版的《大舞》(Rinnce Mor)或《命運殿》(Rinnce Fada),這兩種舞蹈皆為愛爾蘭舞蹈,跳舞時舞者成對排成縱隊,或在宮廷或在大宅院,跳舞時攜著家中器具為舞器而舞。於1689年時,有學者...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