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1.18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閃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光閃現。《西遊記》第五回:「但見那旗閃灼,戈戟光輝,原來是四健將與七十二洞妖王。」《紅樓夢》第五二回:「金翠輝煌,碧彩閃灼,又不似寶琴所披之鳧靨裘。」
齒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列入、收錄。《北史.卷六.齊世宗文襄帝本紀》:「請舊勛灼然未蒙齒錄者,悉求賞。」
聲淚俱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仁長者,君之親友,在朝雖無謇諤,亦非阿黨,而赦後加以極刑,所以傷惋也。」因勃然1>數敦2>曰:「兄抗3>犯順4>,殺戮忠良,謀圖不軌,禍及門戶5>。」音辭慷慨,聲淚俱下。 〔注解〕 (1) 勃然:因發怒而臉色突變的樣子。 (2) 敦:王敦(西元266∼324),字處仲,東晉臨沂人,王導的從兄,晉武帝的女婿。西晉亡,舉族避亂江南,和從弟王導同在元帝朝廷做大官,主持國政。官至征南大將軍,拜侍中,領江州牧,恃功專橫,後舉兵反,中途病死。 (3) 抗:舉旗。 (4) 犯順:反叛作亂。 (5) 禍及門戶:禍害延及家族。
頓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屈膝下拜,以額觸地。多行於請罪、投降之時。《國語.吳語》:「句踐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罪,頓顙於邊。」《後漢書.卷一一.劉玄傳》:「漢起,驅輕黠烏合之眾,不當天下萬分之一,而旃之所撝及,書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頓顙,爭受職命。」
九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旗上的九條絲織垂飾。《禮記.樂記》:「龍旂九旒,天子之也。」《文選.何晏.景福殿賦》:「參旗九旒,從風飄揚。」
殫智畢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殫精竭慮」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白居易〈策林一.策頭〉(據《全唐文.卷六七○.白居易》引)1>臣伏見漢成帝以朱雲廷辱張禹,令持下殿,雲攀檻,檻折,成帝容之。後嘗理檻,帝命勿易,以直臣。臣每覽漢史至此,未嘗不三復而歎息也。……是則陛下納諫之旨,遠出於漢朝;微臣獻言之罪,不虞於折檻矣。況清問之下,條對之中,苟言有可觀,策有可取;陛下必光揚其名氏,優崇其爵秩:與夫勿易折檻,以直臣之意,又相萬也。賤臣得不有犯無隱,以副2>陛下納諫之旨乎?殫3>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唯以直詞4>,昧死5>上對。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樓鑰《攻媿集.卷二六.乞東宮官進嘉言善行》。 ...
氣憤填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義憤填膺」之典源,提供參考。 1、「義憤」:《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序》漢室中微,王莽1>篡位,士之蘊藉2>義憤甚矣。是時裂冠毀冕3>,相攜持而去之者,蓋不可勝數。楊雄曰:「鴻飛冥冥,弋者何篡焉。」言其違患之遠也。光武側席幽人,求之若不及,帛蒲車之所徵賁,相望於巖中矣。若薛方、逢萌聘而不肯至,嚴光、周黨、王霸至而不能屈。群方咸遂,志士懷仁,斯固所謂「舉逸民天下歸心」者乎!肅宗亦禮鄭均而徵高鳳,以成其節。自後帝德稍衰,邪孽當朝,處子耿介,羞與卿相等列,至乃抗憤而不顧,多失其中行焉。蓋錄其絕塵不反,同夫作者,列之此篇。 〔注解〕 (1) 王莽:西元前45∼西元23,字巨君,西漢...
飲氣吞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忍氣吞聲」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梁.任孝恭〈為汝南王檄魏〉(據《藝文類聚.卷五八.雜文部四.檄》引)尒朱榮胡貊遺種,邊塞是居,姦宄妄才,凶愚醜類,茹血餐腥,本非人品。依隨水草,取類馬牛,而包藏禍圖,竊懷反噬,遂長驅種落,用襲我周南。……梁大皇帝,功踰五帝,道邁三皇,負扆當軒,平章百姓,垂拱而治,協和萬邦。今遣同州刺史范遵等,董率前鋒,揚致討,先取滑臺,鼓行金谷。關東英俊,河北雄才,痛桑梓淪蕪1>,室家顛殞2>,飲氣吞聲,志申讎3>怨。 〔注解〕 (1) 桑梓淪蕪:故鄉家園淪陷荒蕪。 (2) 室家顛殞:家庭宗族震盪滅亡。 (3) 讎:音ㄔㄡˊ,通「仇」,指仇怨。
飄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飾衣帽、旗的長帶子,常隨風飄動。如:「風起時,飄帶飛揚,煞是好看。」
緇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塵汙。比喻世俗的汙垢。《文選.謝朓.詶王晉安詩》:「誰能久京洛?緇塵染素衣。」唐.李益〈答許五端公馬上口號〉詩:「晚逐旗俱白首,少遊京洛共緇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