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5.86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吞聲飲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忍氣吞聲」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梁.任孝恭〈為汝南王檄魏〉(據《藝文類聚.卷五八.雜文部四.檄》引)尒朱榮胡貊遺種,邊塞是居,姦宄妄才,凶愚醜類,茹血餐腥,本非人品。依隨水草,取類馬牛,而包藏禍圖,竊懷反噬,遂長驅種落,用襲我周南。……梁大皇帝,功踰五帝,道邁三皇,負扆當軒,平章百姓,垂拱而治,協和萬邦。今遣同州刺史范遵等,董率前鋒,揚致討,先取滑臺,鼓行金谷。關東英俊,河北雄才,痛桑梓淪蕪1>,室家顛殞2>,飲氣吞聲,志申讎3>怨。 〔注解〕 (1) 桑梓淪蕪:故鄉家園淪陷荒蕪。 (2) 室家顛殞:家庭宗族震盪滅亡。 (3) 讎:音ㄔㄡˊ,通「仇」,指仇怨。
飛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舉飄揚。《楚辭.宋玉.九辯》:「從風雨而飛颺,以為君獨服此蕙兮。」《文選.張衡.思玄賦》:「氛旄溶以天旋兮,蜺飄以飛颺。」
烈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特指殉夫或殺身以求守貞的婦人。《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即備了香楮三牲,到靈前去拜奠。拜奠過,回衙門,立刻傳書辦備文書請烈婦。」
殫精畢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殫精竭慮」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白居易〈策林一.策頭〉(據《全唐文.卷六七○.白居易》引)1>臣伏見漢成帝以朱雲廷辱張禹,令持下殿,雲攀檻,檻折,成帝容之。後嘗理檻,帝命勿易,以直臣。臣每覽漢史至此,未嘗不三復而歎息也。……是則陛下納諫之旨,遠出於漢朝;微臣獻言之罪,不虞於折檻矣。況清問之下,條對之中,苟言有可觀,策有可取;陛下必光揚其名氏,優崇其爵秩:與夫勿易折檻,以直臣之意,又相萬也。賤臣得不有犯無隱,以副2>陛下納諫之旨乎?殫3>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唯以直詞4>,昧死5>上對。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樓鑰《攻媿集.卷二六.乞東宮官進嘉言善行》。 ...
聲淚俱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仁長者,君之親友,在朝雖無謇諤,亦非阿黨,而赦後加以極刑,所以傷惋也。」因勃然1>數敦2>曰:「兄抗3>犯順4>,殺戮忠良,謀圖不軌,禍及門戶5>。」音辭慷慨,聲淚俱下。 〔注解〕 (1) 勃然:因發怒而臉色突變的樣子。 (2) 敦:王敦(西元266∼324),字處仲,東晉臨沂人,王導的從兄,晉武帝的女婿。西晉亡,舉族避亂江南,和從弟王導同在元帝朝廷做大官,主持國政。官至征南大將軍,拜侍中,領江州牧,恃功專橫,後舉兵反,中途病死。 (3) 抗:舉旗。 (4) 犯順:反叛作亂。 (5) 禍及門戶:禍害延及家族。
鱟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鱟魚背上的骨。鱟魚背上有骨如扇,風起則開展似帆。清.張景祁〈望海潮.插天翠壁〉詞:「尚有樓船,鱟帆影裡矗危。」
綴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旗的垂飾。引申有表率、歸依之意。《詩經.商頌.長發》:「受小球大球,為下國綴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旗上的正幅。同「縿」。《集韻.平聲.銜韻》:「縿,《說文》:『旗之游也。』一曰正幅,或作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戰爭時用來發號施令的旗。《左傳.桓公五年》:「命二拒曰:『旝動而鼓。』」晉.杜預.注:「旝,旃也,通帛為之,蓋今大將之麾也,執以為號令。」
言淚俱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仁長者,君之親友,在朝雖無謇諤,亦非阿黨,而赦後加以極刑,所以傷惋也。」因勃然1>數敦2>曰:「兄抗3>犯順4>,殺戮忠良,謀圖不軌,禍及門戶5>。」音辭慷慨,聲淚俱下。 〔注解〕 (1) 勃然:因發怒而臉色突變的樣子。 (2) 敦:王敦(西元266∼324),字處仲,東晉臨沂人,王導的從兄,晉武帝的女婿。西晉亡,舉族避亂江南,和從弟王導同在元帝朝廷做大官,主持國政。官至征南大將軍,拜侍中,領江州牧,恃功專橫,後舉兵反,中途病死。 (3) 抗:舉旗。 (4) 犯順:反叛作亂。 (5) 禍及門戶:禍害延及家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