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無禮。《西遊記》第二回:「你這潑,十分無狀!師父傳你道法,如何不學,卻與師父頂嘴?」《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適間這位貴友,途路之中,如此輕薄無狀,豈是個全身遠害的君子。」
金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佛教的護法力士。《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法師與行者不免進上寺門歇息。見門下左右金剛,精神猛烈,氣象生獰。」《初刻拍案驚奇》卷七:「壇中有一重菩薩,外有一重金甲神人,又外有一重金剛圍著,聖賢比肩,環繞甚嚴。」
弼馬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吳承恩為《西遊記》小說人物孫悟空創造的官職。相傳子可以避馬瘟,因此吳承恩利用同音字「弼」、「溫」而命名。《西遊記》第四回:「玉帝傳旨道:『就除他做個弼馬溫罷!』」
十二生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十二種動物,分配十二支,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酉雞、戌犬、亥豬。也稱為「十二肖」、「十二屬」。
行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路過的人。[例]這條山路常有潑出沒,行者莫不提心吊膽,小心行走。
落雁沉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嘗試問乎女:民溼寢則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處則惴慄恂懼,猿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1>以為雌,麋2>與鹿交,鰌3>與魚游。毛嬙、麗姬4>,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5>。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6>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 〔注解〕 (1) 猵狙:音ㄆ|ㄢˋ ㄐㄩ,傳說中的野獸,形似猿。 (2) 麋:動物名。與鹿同類而稍大,雄麋青黑色,頭生枝角,雌麋呈褐色,體略小。 (3) 鰌:音ㄑ|ㄡ,動物名。形似鰻,體圓尾扁,色青黑,無鱗。常居於泥...
疾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速度極快。如:「他畫的技巧已達到爐火純青,運筆疾速的境界。」
山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中的洞穴。[例]小說西遊記中,美王居住的山洞,名為水簾洞。
朝四暮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朝三暮四」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時代哲學家莊子曾經用了一個寓言來說明人常會自以為是而不知。這個寓言是這樣的:話說有一個養人跟他所養的子說:「我決定每天早上餵你們吃三升橡實,下午餵四升橡實。」想不到子們都很不高興,嫌早上吃的太少了。於是,養人就說:「那這樣好了,我們就改成早上吃四升,下午吃三升。」子們聽了都很高興,以為這樣一來,早上變多了。事實上,「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只改變了朝暮的數量,但子自以為是地滿足了。一般人也常用這種自以為是的眼光來衡量事理,但是人世間眾人對事情的看法就像「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一樣,可以隨時變來變去,並沒有個定準的。所以莊子要人們學...
攀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抓住或依附他物而移動、上升。[例]這隻子身手敏捷,攀緣樹枝而上,速度奇快。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