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玉石同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守,於是仲康派胤侯前往征伐。出師之前,胤侯做了這篇〈胤征〉來訓誡勉勵將士們。文中提到:「今天我將要率領你們這些勇猛的將士,前往討伐失職的羲氏與和氏。你們應該輔助我,一同為天子效力。崑崙山上如果發生大火,美玉和石頭都將一同焚毀;天子的官吏若是失職,對天下百姓所造成的傷害比烈火還要可怕啊!」後來「玉石俱焚」被用來比喻不論賢愚、善惡、好壞同時受害,盡皆毀滅。
引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率領兵馬。《史記.卷八二.田單傳》:「燕引兵東圍即墨,即墨大夫出與戰,敗死。」《三國演義》第一四回:「近呂布以兵敗投之,備使居於小沛;若二人同心引兵來犯,乃心腹之患也。」
腹心之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腹之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腹之患」原作「心腹之疾」、「腹心之疾」。《左傳.哀公十一年》記載,春秋時吳王夫差要去攻伐齊國,越王句踐率領部下前去朝見吳王,並贈送財物給吳王及大臣們,吳國大臣們都很高興。只有伍子胥覺得不妙,他想:「這是越王句踐在養肥吳國,讓吳國安逸,失去警戒心,將來好滅了吳國啊!」於是便向吳王諫諍說:「大王去攻齊實在一點意義也沒有,齊國只不過是一塊沒有用處的『石田』,越國才是吳國的『心腹之患』!越王表面上服從我國,但實際上卻圖謀吞併吳國,您不及早滅了越國,以除後患,反而去攻打齊國,真是不智!」吳王夫差不聽勸告,還命伍子胥自殺。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句踐所滅。另外在...
為小失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貪小失大」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據《呂氏春秋.慎大覽.權勳》的記載:戰國時代,燕將樂毅率領五國(燕、秦、韓、魏、趙)的軍隊攻打齊國,齊王派觸子領軍迎戰於濟水之上。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觸子深感為難,齊王卻出言羞辱威脅以逼使他出戰。結果觸子雖然勉強出戰,卻故意使齊軍敗北,而他自己就乘機逃得無影無蹤。後來齊國的另一將軍達子又率領殘兵,駐守在國都城門,為了激勵士氣,只好向齊王請求賞金,齊王不但不給,還把他怒罵一頓。這一來,達子與燕軍交戰,當然大敗,不但達子陣亡,齊王也逃到莒邑。燕軍追入城門,就趁勢把齊國金庫所藏的金子掠奪一空,這就是「貪於小利以失大利」的好例子。後來「貪小失大」這句成語就...
查卡布科戰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17年一月,南美獨立戰役中的兩名健將之一聖馬丁(另一位是玻利瓦爾)與奧伊金斯聯合,奧擔任第二司令,率領一支由5000人所組成的部隊,艱難緩慢地翻過海拔3000多公尺的安地斯山脈。二月,他們在聖地牙哥附近的查卡布科與皇家軍隊作戰,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使西班牙當權者大吃一驚。1818年,在邁普第二次大勝皇家軍隊之後,智利獲得獨立。奧伊金斯成為智利第一位國家元首,在位五年,1823年辭職引退。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拿破崙、費迪南英文關鍵字:Napoléon Bonaparte 、Ferdinand出處P.S.胡懷/著。新世紀世界...
遠慮深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深謀遠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深謀遠慮」即深遠而周到的計謀與思慮,語見漢代賈誼的〈過秦論〉。〈過秦論〉內容主要講述秦朝治國的過失,收錄於《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中的一段提及陳涉的起義。陳涉,名勝,字涉,秦朝人,秦二世時與吳廣起兵抗秦,當時因天下百姓皆苦於秦朝苛政,故群起投入陳涉所率領的義勇軍。賈誼以為,陳涉的地位低微,擁有的武器不精良,他的軍隊也比不上過去齊、楚等九國,謀略與用兵之道更不及昔日的將士,然最終能取得勝利,完全是因為秦王不施仁義,所以自毀長城。文中說到陳涉「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鄉(ㄒㄧㄤˋ)時之士也」,把智識有限的陳涉對比於當時高官名將的「深謀遠慮」,如此...
田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202)秦末狄縣人。本齊王田氏族。韓信破齊,橫自立為齊王,高登基後,橫率領從屬五百人逃至海島,高祖派人招降,橫不願北面臣事之,遂自殺,餘五百人聞橫死,亦皆自殺。
功廢垂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較早。〈謝安列傳〉提到謝玄的事:謝玄是東晉時代的名將,具有治國的才能。晉孝武帝太元八年,前秦苻堅率領大軍南侵東晉,東晉宰相謝安派謝玄率兵迎戰,兩軍對峙於淝水。謝玄派人要求前秦軍隊向後退,以便晉軍渡河,這樣兩軍可以快速決戰;苻堅盤算著可以在晉軍渡河時發動攻勢,因此就答應了。就在前秦軍隊向後撤退時,後方將士以為前線失守,眾多兵馬一時亂了陣腳,形成混亂的局面。於是晉軍乘機渡河攻擊,前秦軍隊紛紛潰散,終被晉軍打敗。此時謝玄想要乘勝前進,平定西邊的鞏、洛以及北方的幽、燕等地,然而朝中大臣嫉妒他的功績,以征戰太久為理由,下令他班師回朝,鎮守淮陰。就在回程的時候,謝玄身染疾病,一直不見好轉,數年後病故時...
風調雨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殷6>,風調雨順。 〔注解〕 (1) 武王:周武王,姬發,生卒年不詳,文王之子。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2) 紂:商紂,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名辛,為帝乙的兒子,史稱為「紂王」。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雖才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臺。 (3) 太公:太公望呂尚,字子牙,東海人。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年老隱釣山林,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
深謀遠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深謀遠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深謀遠慮」即深遠而周到的計謀與思慮,語見漢代賈誼的〈過秦論〉。〈過秦論〉內容主要講述秦朝治國的過失,收錄於《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中的一段提及陳涉的起義。陳涉,名勝,字涉,秦朝人,秦二世時與吳廣起兵抗秦,當時因天下百姓皆苦於秦朝苛政,故群起投入陳涉所率領的義勇軍。賈誼以為,陳涉的地位低微,擁有的武器不精良,他的軍隊也比不上過去齊、楚等九國,謀略與用兵之道更不及昔日的將士,然最終能取得勝利,完全是因為秦王不施仁義,所以自毀長城。文中說到陳涉「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鄉(ㄒㄧㄤˋ)時之士也」,把智識有限的陳涉對比於當時高官名將的「深謀遠慮」,如此...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