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00.02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加人一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過別人一等。語本《禮記.檀弓上》:「獻子加於人一等矣。」形容學識、才能出眾。唐.楊烱〈隰州縣令李公墓誌銘〉:「尋丁外艱,哀毀制,加人一等,俯就三年。」
伏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在朝廷或官員屬下任職。晉.陸機〈吳王郎中時從梁陳作詩〉:「誰謂伏事淺,契闊三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傲慢。《禮記.投壺》:「毋幠,毋敖,毋偕立,毋言,若是者浮。」
梢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雲,祥瑞的雲。《文選.左思.吳都賦》:「梢雲無以,嶰谷弗能連。」
法外行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越法律規定行使酷刑。《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來俊臣注醋於囚鼻,法外行凶。」
踔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遠。《漢書.卷八一.孔光傳》:「非有踔絕之能,不相越。」明.石珤〈有所思〉詩:「太原喬生興踔絕,偏愛漁蓑冒風雪。」也作「踔遠」。
銘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梁山,止於岐下。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於是古公1>乃貶2>戎狄3>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4>;作五官5>有司。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注解〕 (1) 古公:即周太王。周文王姬昌之祖父。初居邠,為避狄人侵擾,遷於岐山下之周原,邠人皆追隨,乃於其地立國,國號周。武王時,追尊為太王。 (2) 貶:減少、減損。此處有變革之意。 (3) 戎狄:指居於西北邊境外的野蠻民族。 (4) 邑別居之:設邑落分別居住。 (5) 五官:周代之五官,分別為司...
貲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積資產。《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傳》:「生則貲藏侔於天府,死則丘墓於園陵。」
淮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淮南的橘樹遷移至淮北栽種後,變成枳樹。語本《周禮.冬官考工記》:「橘淮而北為枳。」後比喻因遷地而受影響的事物。
投杼市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投杼,指曾參母親受惑於謠言,終疑曾子殺人,投杼牆而逃的故事。參見「投杼」條。市虎,比喻毫無根據的流言。參見「三人成虎」條。投杼市虎比喻謠言眾多,就連最親信的人也會動搖堅定的信念。南朝宋.臧質〈舉兵上表〉:「陛下垂慈狎達,不稍惟疑,遂令負扆席圖,蔽於流議;投杼市虎,成於十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