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04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李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208)字通古,楚國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人。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後受秦始皇重用,入秦為相。主張廢封建,定郡縣,行禁書令,統一文字,變籀文為小篆。並曾與趙高、胡母敬等,整理當時通行的秦文,寫成《倉頡篇》七章。後為趙高所害,腰斬於咸陽市。
喜地歡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歡天喜地」之典源,提供參考。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大王道:「說起殺這個人,一發天理上放不過去。──且又帶累了兩個人,無辜償命。是一年前,也是賭輸了,身邊並無一文,夜間便去掏摸些東西。不想到一家門首,見他門也不閂,推進去時,裡面並無一人。摸到門裡,只見一人醉倒在床;腳後卻有一堆銅錢,便去摸他幾貫,正待要走,卻驚醒了那人,起來說道:『這是我丈人家與我做本錢的,不爭你偷去了,一家人口都是餓死。』起身搶出房門。正待聲張起來。是我一時見他不是話頭,卻好一把劈柴斧頭在我腳邊,這叫做人急計生,掉起斧來,喝一聲道:『不是我,便是你。』兩斧劈倒。卻去房中將十五貫錢盡數取了。後來打聽得他,卻...
東尋西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處尋找。《石點頭.卷三.王本立天涯求父》:「撇下妻子,孤苦伶仃,撫養兒子成人,又累他東尋西覓,歷盡飢寒,方得相會。」《醒世恆言.卷三四.一文錢小隙造奇冤》:「如今天弄得不尷不尬,心下煩惱連生意也不去做,終日東尋西覓,並無屍首下落。」
卷不輟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話下,後人譽為「才高八斗」。父子三人對建安文學的蓬勃,更是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曹丕在《典論.自敘》一文裡記述了父親曹操勤於治學,即使身在軍隊之中,軍務繁忙之際,仍隨時拿著書本閱讀,以充實自己,並常跟曹丕說,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學習容易、思慮專一,但等到長大,就容易忘記所學。曹丕以父親的話自我勉勵,即使年長之後,仍舊不斷努力學習。後來《典論.自敘》原文的「手不釋卷」成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人勤奮好學。
盛氣臨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盛氣凌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盛氣凌人」原作「盛氣臨人」。典故出自宋代樓鑰《攻媿集.卷八八.敷文閣學士宣奉大夫致仕贈特進汪公行狀》一文。文章中提到當時戶部侍郎李椿年建議重新丈量民田的經界,朝廷選派汪大猷擔任龍游縣的覆勘官。當時李椿年的規定十分嚴峻,凡是丈量過的田,重新勘驗,如有隱藏,不論多少,一律處以黥刑,流放到遠方。因為氣勢壓迫於人,所以人民縱有不服,也沒有敢跟他對抗的。後來「盛氣凌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用驕橫的氣勢壓迫別人。但是這條成語也有人認為出自於較早的唐.孫元晏〈詠史〉詩中的〈謝澹雲霞友〉。詩云:「仗氣凌人豈可親,只將范泰是知聞。緣何喚作雲霞友?卻恐雲霞未似...
隨波同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隨波逐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隨波逐流」字面義是順著水流而行,引申為人順著環境潮流行事,最早的源頭是屈原的〈漁父〉一文。屈原是戰國時楚國大夫,後因受讒言被流放至江南,作〈漁父〉一篇以申己志。〈漁父〉使用設問的方式,假託一名江邊漁父與屈原對話,用以表達他不願同流合污的心聲。文中寫到屈原在被放逐後,披頭散髮,形容枯槁地在江邊行走。有一位漁父看到他,問他說:「您不是三閭大夫嗎?怎麼落得此地步?」屈原回答:「因為舉世皆濁只有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不見容於朝廷,所以被放逐於此。」漁父便問:「自古以來,聖人都能隨環境變化調整自己,既然舉世皆混濁,何不淈其泥揚其波呢?」「淈」(ㄍㄨˇ)是...
渾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古時的賭博。以六個或八個銅錢擲地,若都是正面或背面,稱為「渾成」。《醒世恆言.卷三四.一文錢小隙造奇冤》:「怎的樣攧錢?也有八個六個,攧出或字或背,一色的謂之渾成。」《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四:「沒心沒想的拋下去,何止千撲,再撲不成一個渾成來。」也稱為「渾純」。
舍本問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捨本逐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捨本逐末」原作「舍本事末」。「舍本事末」之「本」,原指農事。古時候以農立國,故以農業為本業,以工、商為末業,所以「舍本事末」是指人民不務農而從事於工、商。《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一文,講的是當時的農業政策。力陳人民務農對國家的影響,直指人民從事農業就會因生產富足而不肯輕易遷徙。不務農而從事工、商,則農作物產量減少人民就會輕易遷徙,無心安居故土。且民捨本而事末,會變得好耍小聰明狡滑多詐,善於玩弄法律,顛倒是非。後來「捨本逐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另外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
一心一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指揣測上司的想法,與上司同心。「一心一意」就表示同心同意的意思,如《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六:「他不拘一文二文,常自喜不吝捨。他妻子見慣了的,況是女流,愈加信佛,也自與他一心一意,雖是生意淺薄,不多大事,沒有一日不捨兩文的。」「一」也有專注的意思,因此後世也用「一心一意」表示心意專一之意。如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一心一意無窮已,投漆投膠非足擬。」指兩人的情感濃厚、專一,無窮無盡,用如膠似漆都無法形容。後來「一心一意」這個成語就從「推一心,任一意」演變而出,被用來表示同心同意或心意專一,毫無他念的意思。
上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或書中,某一文句、段落、章節以前的部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