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6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且當作是的意思。如:「他竟然如此大逆不道,算我沒生這個兒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傾覆、失敗。《左傳.隱公元年》:「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待之。』」
求仁得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取仁德即得到仁德。語本《論語.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後指如願以償。唐.白居易〈答戶部崔侍郎書〉:「退思此語,撫省初心;求仁得仁,又何不足之有也?」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七.妄聽之三》:「君所謂求仁得仁,亦復何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斟酒、飲酒。如:「對酌」、「小酌」。《詩經.周南.卷耳》:「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釀酒。三國魏.曹植〈酒賦〉:「或秋藏冬發,或春醞夏成。」《北史.卷九一.列女傳.魏胡長命妻張氏傳》:「張以老且患,私為醞之,為有司所糾。」
麻木不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對事物漠不關心或反應遲鈍。《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天下作女孩兒的,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娘,是個女兒,便有個女兒情態。」也作「麻痺不仁」。
夢寐以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夢寐以求」這個成語是從《詩經.周南.關雎》中的「寤寐求之」一語演變而來。在《詩經》第一篇〈關雎〉中,描述一個男子在河邊邂逅了一位美麗的娘,回家以後,朝思暮想,「寤寐求之」,意思就是說他無論是清醒著還是睡著了,沒有一刻不在想怎樣去尋求佳人,與她締結良緣。後來「夢寐以求」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願望強烈而迫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爭吵、鬥嘴。《紅樓夢》第一○○回:「兩口子拌起來就說咱們使了他家的銀錢。」《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忽然聽得女子進來,隔著排插說道:『娘,你聽到這隔壁又拌起來了。』」
約法三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原指漢高祖入咸陽,臨時制定三條法律,與民共守。《漢書.卷二三.刑法志》:「漢興之初,雖有約法三章,網漏吞舟之魚,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後泛指事先約好或規定的事。《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因娘當日在青雲山莊有『一路不見外人』的約法三章,早吩咐過公子沿路無事,不必到娘船上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牽挽、扶持。如:「攙扶」。《紅樓夢》第九六回:「我叫秋紋妹妹同著你攙回娘,歇歇去罷。」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