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主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表示恐的意思。漢.馬融〈龍虎賦〉:「勇怯見之,莫不主臣。」
意氣自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態自然如常。《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諸將見戰陳不利,或多懼,失其常度。」《周書.卷四四.李遷哲傳》:「遷哲率其所部拒戰,軍敗,遂降於武。然猶意氣自若。」也作「意氣自如」。
孤恩負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忘恩負義」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張敞》數月,京師吏民解弛,枹鼓數起,而冀州部中有大賊。天子思敞功效,使使者即家在所召敞。敞身被重劾,及使者至,妻子家室皆泣懼,而敞獨笑曰:「吾身亡命為民,郡吏當就捕,今使者來,此天子欲用我也。」即裝隨使者詣公(書)〔車〕上(車)〔書〕曰:「臣前幸得備位1>列卿,待罪2>京兆3>,坐殺賊捕掾4>絮舜。舜本臣敞素5>所厚吏,數蒙恩貸6>,以臣有章劾7>當免,受記考事8>,便歸臥家,謂臣『五日京兆9>』,背恩忘義,傷化薄俗。臣竊以舜無狀10>,枉法11>以誅之。臣敞賊殺無辜,鞠獄故不直,雖伏明法,死無所恨。」天子引見敞,拜為...
失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神色因驚而改變。《漢書.卷六八.霍光傳》:「群臣皆驚愕失色,莫敢發言,但唯唯而已。」《文選.班固.東都賦》:「主人之辭未終,西都賓矍然失容。逡巡降階。」也作「失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害怕、急。《廣韻.平聲.魚韻》:「懅,怯也。」南朝梁.江淹〈丹砂可學賦〉:「懅生死于半氣,惜百年於一光。」《資治通鑑.卷二一八.唐紀三十四.肅宗至德元年》:「國忠集百官於朝堂,懅流涕。」
遽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急的神色。《後漢書.卷二五.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磕響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膝跪下,以額頭碰地出聲。表示極為恐或感激。《紅樓夢》第七三回:「聚賭者通共二十多人,都帶來見賈母,跪在院內磕響頭求饒。」
失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氣絕。《荀子.解蔽》:「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氣而死,豈不哀哉!」《楚辭.王逸.九思.悼亂》:「悸兮失氣,踊躍兮距跳。」
再見天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州。中宗在房州時,與韋氏同遭幽禁,共嘗艱辛,感情非常好。他雖是武則天之子,但卻長期在武則天的淫威之下恐度日,幾度險遭毒手。他眼看武則天先後毒死太子李弘,廢太子李賢,後又逼其自殺,而自己即位不到一年,就被武則天廢黜皇位,貶至房州。所以他每次聽到帶著帝王詔命的使者要來,總是恐懼得想要自殺。韋氏勸慰他說:「禍福無常,哪在乎一死?何必這麼害怕呢?」中宗自此十分信任韋氏,與韋氏的感情倍加親蜜。中宗曾私下對韋氏許諾說:「一朝見天日,誓不相禁忌。」意思就是說,如果有一天可以重獲自由,再見光明,一定讓韋氏要什麼有什麼,不會加以禁止。後來中宗被迎回朝,重新當上皇帝,即立韋氏為后,並大封韋后親族,實現自己的諾言...
傷矢之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鳴叫聲悲傷,是因為長久跟不上雁群。舊傷還沒好,心裡受到的驚嚇也沒有平復,所以一聽到弓弦的聲音,就驚地往上飛高,舊傷迸裂,掉了下來。』臨武君曾被秦國打敗過,心中的陰影難以去除,就像這隻雁一樣,並不適合讓他擔任對抗秦國的主將啊!」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驚弓之鳥」,用來比喻曾經受到驚嚇,心有餘悸,稍有動靜就害怕的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