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臂花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prodon schlegelii (Günther, 1859)
體卵形側扁,背鰭無特別延長之鰭條;舌上及內翼狀骨具有毛絨狀齒;雄魚粉紅色,背鰭硬棘部近後方有大形黑斑;雌魚呈黃紅色,體背有3、4個暗褐色不規則斑。雄魚可達35公分,雌魚可達25公分。
南日本、台灣、澳洲、夏威夷及智利均有分布。
棲息於沿岸以迄深水處之岩礁區域,通常以手釣或以拖網捕自較深水處。體色有明顯的性別差如上述。
供食用,美味。
T0000000001--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T0000000020--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T0000000101--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T0000000090--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T0000000111--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T0000000116--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T0000000171--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T0000000423--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T0000000319--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T0000000424--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T0000000351--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T0000000430--鮨科(Family Serranidae),Seabasses
T0000000425--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食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食不用兩種肉味。形容生活儉樸。《尹文子.大道上》:「昔晉國苦奢,文公以儉矯之,乃衣不重帛,食不肉,無幾時,人皆大布之衣,脫粟之飯。」也作「食不重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乖違不合。如:「他們倆情性睽,根本無法溝通。」
常報表;例外報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結果或產出偏離期望值或正常值的報告。一般會先設定參數或正常位的上下限,超出上下限時,就產生報告。
地相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相遇。唐.李咸用〈春日喜逢鄉人劉松〉詩:「故人不見五春風,地相逢嶽影中。」《兒女英雄傳》第一二回:「父子地相逢,也不免落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正統的教派,通稱為「教」。
尾擬簑鮋(截尾簑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arapterois heterurus (Bleeker, 1856)
頭部棘棱明顯,在眼前方有一深凹窪,眶前骨下部有許多密佈的小棘,鰓蓋骨有1棘,吻部長有1對葉狀皮瓣。背鰭之硬棘部分,鰭膜深深凹陷,狀似長梳齒,而此魚最易辨認的特徵為長而截平的尾鰭,成魚上,下鰭條會延長成條狀,是一般鮋科尾鰭中形式較奇特的,因此被稱為「截尾」或「尾」簑鮋。魚體底色為紅褐色散有許多小斑點,體側有多條深褐色橫紋排列,體長10~18公分左右。
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均有分布。
生活於沿岸海域,棲息於岩礁或珊瑚礁中,游動緩慢優雅,外型華麗,是觀賞魚中極受歡迎的獅子魚類,夜行性。白晝常隱於洞穴或岩礁隙縫中,夜間則游出覓食,肉食性,以小型甲殼類為主食。鰭棘有毒腺,毒液為劇烈之神經毒素,刺傷後劇痛,可使人致死。
具觀賞價值,是水族館中常見的魚種。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鮋目(Order Scorpaen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鮋亞目(Suborder Scorpaen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鮋科(Family Scorpaen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濃烈常的香氣。唐.李山甫〈牡丹〉詩:「數苞仙豔火中出,一片香天上來。」《聊齋志.卷七.甄后》:「一日,方讀,忽聞香滿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眾人的恩寵與重視。《漢書.卷七二.王吉傳》:「上以其言迂闊,不甚寵也。」《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老臣過受師傅之任,數蒙寵之恩,豈敢愛惜垂沒之年,而不盡其慺慺之心哉!」
趨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退的道路不同。漢.荀悅《前漢紀.卷十四.前漢孝武皇帝紀五》:「夫僕與李陵趨舍路,素非相善也。」宋.周煇《清波別志.卷中》:「而安石蕞爾衰疾,將待盡於山林,趨舍路,則相煦以濕,不如相忘之為愈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