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太陽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太陽位置而定義的「一日」。參見「太陽日」條。
主觀保度準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客觀保度準則】(objective fidelity criteria)。
雙重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重理論」係指理有世俗的理(Secular Truth)及神聖的理(Divine Truth)兩種;世俗的理是經由理性的過程而獲得,而神聖的理則只能經由上天的啟示而獲得。因此一個人可能成為一位理性論者(Rationalist),亦即世間的一切均由理性來決定;也可能成為信仰者(man of faith),在精神上的一切決定於啟示的知識。既然兩種完全不同的獲得知識的方式,能在兩種領域中並行,那麼從一方所獲得的知識,將不會與在另一方被認為的知識產生衡突。
  雙重理論的提出與阿奎納(S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有密切的關係;他把人須藉由...
猛獁象(NMNS003379-F002763)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猛獁象上顎臼齒化石,齒面褶皺密集
反樸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樸,未加工之木材除去外飾。「反樸歸」指回復到原始質樸本的狀態。《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經註解》:「頌曰:『回心祛己出塵籠,反樸歸悟正宗。山色秀因昨夜雨,花英落為曉來風。』」也作「反璞歸」、「返璞歸」、「返樸歸」。
〔語言、理與邏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理與邏輯〕係英國邏輯實徵主義哲學家艾爾(Alfred Jules Ayer, 1910~1991)於一九三六年所完成的重要論著,曾於一九四六年出版修訂版。是由邏輯實徵論的角度企圖解決包括知識論、道德、美學、及形上學問題的一本書。
  艾爾貫穿本書的立論點,在其對知識的探討中即已形成。首先他認為一項有認知意義的命題應當符合經驗檢證,或是符合邏輯形式。亦即一項命題可由經驗的角度檢證它為或假,或者是符合邏輯的,比如數學命題。除此之外,無法再找到能作為知識成立條件的其他準繩。沿續這樣的觀點,艾爾認為道德語句並沒有認知意義。當人說「你不應當殺人」時,實即只是表達出「你殺人」這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正楷謄寫清楚。《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他自己做稿子,你替他謄,用個戳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存在的人與事。如:「這部電影是根據事改編而成的。」
假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與虛假混淆,難以分辨。如:「他對我的感情假假,令人難以捉摸。」《好逑傳》第一二回:「這姓鐵的一個少年人,明明為貪色,卻假假,百般哄誘他不動。」
方員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制錢為圓形,中有方孔,故方員指錢。「方員無假」指有關錢財之事不能講人情。《醒世恆言.卷一八.施潤澤灘闕遇友》:「卻又道方員無假,比原價反要增厚。」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