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05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小猴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幼童,通常指頑皮的小男孩。《水滸傳》第一五回:「阮小七宰了雞,叫阿嫂同討的小猴子,在廚下安排。」《金瓶梅》第四回:「這小猴子提了兒,一直望紫石街走來,逕奔入王婆子茶房裡去。」也作「小猴兒」。
提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水壺等器物上,供人提舉用的把手部分。如:「這朱砂壺的提梁,雕工滿精緻的。」
竹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竹製的器具。如竹杯、竹筷、竹等均屬之。
上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的前半段、上面的。如:「這場球賽距上半場結束還有一分鐘。」
採茶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我國傳統民間歌舞。通常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表演,亦有多於三人以上的集體表演。舞者身穿彩服,腰繫彩帶,男的手持錢尺作為扁擔、鋤頭、撐船竿等,女的手持花扇,作為竹、雨傘或盛茶器具等,載歌載舞,氣氛活躍。內容多以表現茶農勞動生活居多。
走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球運動中指在不應移動雙腳的情形下,移動了腳的位置,應判犯規,球歸對方。如:「帶球走步」。
抄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球賽時從對方球員的側面或背面搶球。如:「他以矯捷的身手抄球,隨後快跑運球上。」
罰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球類比賽中,有球員犯規時,由對方球員執行射門、投等的處罰。
藤球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東南亞地區的球類運動。舊名踢網球,於西元一九九○年被納入亞運正式項目。可分為民俗體育及正式比賽兩種:前者有如踢毽子,後者之場地及進行方式與排球相似,因此又名「腳踢的排球」。球場中央架網,兩邊各設一發球圈,球由單層藤條編成。比賽時兩隊各三位球員,以腳踢球過網至對方場地,使球不落地者為勝。比賽通常採三戰兩勝制,每局二十一分。如:「據說藤球運動源於十五世紀蘇丹國統治的麻六甲一帶,而今則流行於東南亞地區。」
體育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供室內體育活動或比賽的場所。如:「亞洲盃球賽將在臺北體育館內開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