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79.4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Diptilomiopus commuiae Huang, 200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iptilomiopus commuiae體呈梭形雌性長229μm硬皮板長37μm、寬65μm。硬皮板葉存在;硬皮板網紋呈網狀具小室中線由基部1/4處至中間臨中線由基部3/4處開始沿前側緣具有11個小室中央具有5個小室後端具有2個小室亞中線消失。背毛瘤存在但背毛消失。足部膝節消失前腿節及跗節毛消失;前基節區具顆粒第一基節瘤及毛消失第二節毛長19μmCt2-Ct2相距8μm第三節毛長34μmCt3-Ct3相距28μm;爪末端似球狀;羽爪複型具7裂。寄主植物為香葉樹Lindera communis Hemsl.;游走於寄主植物葉背並無造成明顯危害。
Idioscopus taiwanus 體色為棕色;複眼綠色頭頂在接近複眼處具一黑色斑點;在頭楯前為黑色;雌蟲在後頭楯基部具一對黑色斑點在雄蟲則無;小楯板在接近基部處具一對黑色斑點之間區域黑色;前翅棕色翅前緣第4端室和附加物為暗棕色。本種與 I. niveosparsus 有些類似但 I. taiwanus 體型較小顏面較簡單且陰莖的附器是來自尖的端部而 I. niveosparsus 顏面則有豐富的斑紋且陰莖附器是由鈍端突出。本種之另一獨特特徵在於尾端節腹緣具一小形刺狀突起。本種之寄主植物為芒果。本種敘述引用黃坤煒 (1992) 之文獻。
蒙哥馬利(Montgomery, Bernard Law)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ceria pipturi Keifer, 1966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造癭﹝Gall﹞
Telorta shenhornyeni頭部及胸部深紅棕色下唇鬚更紅肩板摻雜深棕色前胸飾毛發育良好腹部淡棕灰色。雌雄觸角皆為絲狀。前翅呈相當短的三角形頂角尖銳外緣稍向頂角處凹陷。前翅底色亮紅棕色具稀疏灰色斑點中央區域覆蓋較濃赭色特別是翅紋周圍。後翅底色光滑深黃色充滿各種濃度棕灰色且幾乎掩蓋底色特別是外緣區及沿外緣條紋。本種較常出現於台灣高海拔森林區但其生態習性及寄主植物未知。T. acuminata與本種相當類似但其前翅外緣非齒狀且翅顏色較淡而鮮明前翅為均勻橙黃色後翅赭色更明顯且遍佈淡黑灰褐色。比較本種與本屬已知種類T. shenhornyeni與T. ...
Diptilomiopus cumingis Huang, 200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iptilomiopus cumingis體呈梭形雌性長159μm硬皮板長30μm、寬56μm。硬皮板葉存在硬皮板網紋呈網狀具小室中線由前端1/6至1/3處臨中線由前端1/3至1/2處沿硬皮板之前側緣具有一排10個的小室硬皮板中央具5個橫越的小室後方具有2個小室。背毛瘤存在但背毛消失。足部膝節消失腿節具有橫脊起前跗節及腿節毛消失;基節區平滑第一基節瘤及毛消失第二節毛長12μmCt2-Ct2相距7μm第三節毛長18μmCt3-Ct3相距26μm;爪末端呈球形;羽爪複型具7裂。寄主植物為對葉榕Ficus cumingii Miq.;游走於寄主植物葉背並無造成明...
Pythamus chiabaotawow Huang, 199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ythamus chiabaotawow 體色為黑色;頭頂沿著單眼處具一對黃棕色斑點;單眼赭色;顏面基部乳黃色;小楯板後端乳白色;腹部末端由腹面觀為黃色;前翅黑色具乳黃色條紋。本種與本屬Pythamus其他種不同處在於在頭頂中央具瘤狀突起且中央脊起從頭頂開始到達前胸背板。截至目前為止本種之寄主植物及相關生物學資料仍未知。本種敘述引用黃坤煒 (1992) 之文獻。
佛克納(Faulkner, William)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Distichalius) shiow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shiow 與台灣其他兩種Distichalius亞屬種類差別僅在於顏色的不同。有關本種的棲息環境仍不清楚可能發生於中海拔山區至2700公尺的森林中。標本曾於大雨後於林道邊緣所堆積的葉片中採到或藉由篩檢茂密的原生針葉林或優勢針葉林下的腐質土壤中取得。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Smetana (1995) 所發表之原始文獻為主。
Metabraxas rubrotincta Inoue, 1986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etabraxas rubrotincta Inoue, 1986與日本的M. paucimaculata Inoue關係相當接近但其翅底色較白帶桃紅色黑色的小盤室斑紋較小前翅具中線、後中線及亞外緣線且彎曲更強烈因為外緣隆起更強烈且後面兩條線又與其平行之故。橫線的翅脈點較小特別是亞外緣線的點比paucimaculata小。腹面更白。M. tincta亦為相近之種類但其翅脈點較上述兩種更大。M. tincta翅底色則與paucimaculata.相當類似。至目前為止本種的生態習性及寄主植物尚不清楚。本種敘述主要引用Inoue(1986)所發表文獻內容。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