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葉斯沛森(Jespersen,Otto)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ryaxis alayai Lobl and Kurbatov, 1996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ryaxis alayai體色為紅棕色而足、小顎鬚和觸角第11節顏色較淡。頭頂中脊變短且中央部份具有粗糙點刻。本種發現於灌木林下之苔蘚和各種腐質中和冷杉林內的水滲流處之邊緣。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Löbl and Kurbatov (1996) 所發表之原始文獻為主。
伽馬(Gama,Vasco d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ingapora nigropunctata Mahmood, 1967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ingapora nigropunctata 為臺灣新記錄。頭部包含眼的寬度較短於前胸背板的最大寬度由背面觀於眼前的頭頂呈寬圓形幾乎不突出。頭頂中央的長度等於眼距的一半頭頂側面寬圓呈凸面;前胸背板寬度較長度長側緣後方分散後緣呈凹面上脖角區域斜行;腹部堅硬。翅、生殖囊、雄性內生殖器街與屬之特徵相同。頭部及胸部淡黃色頭楯兩側各具一條紋頭頂前面具一圓點後頭邊緣亦具一圓點前胸背板中央具有三角形斑紋於每個外角具一黑色縱帶;小楯片全黑沿前翅前緣具一深棕色條紋;腹部黑色具有淡色橫紋。本種敘述主要引用 Mahmood (1967) 及蔣中柱 (1989) 發表之文獻。
皮蘭德羅(Pirandello, Luig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ortyna flavina Hreblay and Ronkay, 1997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ortyna flavina頭部及胸部棕色領節及肩板摻雜著赭橙色腹部顏色較淡為赭灰色腹部背面飾毛退化成少許之小叢毛。雌雄觸角皆為絲狀。前翅高呈寬三角形且頂角尖銳外緣在頂角處下方凹陷。前翅底色深赭橙色並帶些許亮金色中間區域帶有赭棕色斑點翅基區域外側及翅緣區遍佈著深棕及藍灰色。後翅充滿深棕灰色內側區域顏色稍淡翅脈及盤狀斑點較黑。 此種外型與G. fortis(Butler, 1878)相似但體積較大前翅底色較暗且更呈橙赭色具金褐色斑點;但此兩種有些標本從在外型上幾乎難以區分。 目前為止G. flavina的生態及分佈尚不情楚。本種敘述主要引用Hreblay and Ro...
本亞種Epipsestis dubia chengshinglini與其他分布在巴基斯坦經過喜馬拉雅山南方至印度支那北方區域的 E. dubia有所不同本種的平均體型較小前翅較少延長頂角較鈍且較白底色為更多的灰色具有黑化的中區的標本相對較少。E. dubia chengshinglini為晚秋出現之種類棲息於台灣闊葉林地區。本亞種為台灣特有亞種。本種敘述主要引用László & Ronkay (1999)之原始文獻。
費里尼(Fellini, Federico)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eoidioscopus chingmeius 體色黃棕色;複眼暗棕色頭頂在前緣具棕色斑紋;顏面乳白色前頭楯棕色後頭楯中央棕色;前翅棕色爪脈區為黃綠色;前胸背板在複眼後方棕色。N. chingmeius 與東方區之 Busonia 部分種類有些相似但 Busonia 屬之種類前翅具三角端室且生殖器構造不同。而 N. chingmeius 的顏色則與台灣 Idiocerinae 亞科之其他種類則完全不同。截至目前為止本種之寄主植物及相關生物學資料仍未知。本種敘述引用Huang & Maldonado (1992) 之文獻。
Dinothenarus choui Smetana, 199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inothenarus choui在特徵上與D. ruficeps相當類似而差異如下:其體型一般較細平均較小。除了性別的特徵說明外D. choui的頭部及前胸背板較粗糙並具有稀少之斑點可輕易地與D. ruficeps及D. sagaris區分。本種採集自阿里山的標本於損壞袋子底下的腐殖層中發現而採集自鞍馬山的標本於混合長綠森林中的糞便陷阱中發現。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Smetana (1995) 所發表之原始文獻為主。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