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轉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宋代的歌舞。表演形式由宋代說唱技藝發展而來,以一詩一詞歌詠一事或分詠多事,邊歌邊舞,演前有勾隊詞,後有放隊詞。為元代劇曲的先導。也稱為「傳踏」。
發兵問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崩離析,積弱不振。唐代樊綽的《蠻書》為雲南史籍,記載了此段歷史,對於阿姹母子求蒙歸義起兵代為征討崇道一事寫到:「阿姹又訴於歸義,興師問罪。」這裡的「興師問罪」就是指發動軍隊前去討伐有罪者。今日則多用來指前去宣布他人罪狀,嚴加譴責。
高爵厚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爵位高顯,俸祿豐厚。《舊唐書.卷一八三.外戚傳.序》:「蓋恃宮掖之寵,接宴私之歡,高爵厚祿驕其內,聲色服玩惑於外,莫知師友之訓,不達危亡之道。」《封神演義》第七六回:「父親受國家高爵厚祿,衣紫腰金,封妻蔭子,無一事不是恩德。」也作「高爵豐祿」、「高爵重祿」。
白首無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老而一事無成。宋.陸游〈謝錢參政啟〉:「伏念某少苦賤貧,長更憂患,名場蹭蹬,幾白首以無成。」也作「白首空歸」。
思前算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後反覆思量、仔細盤算。《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只為點繡女事急,倉卒中,不暇思前算後,做此一事,也是出于無奈。」明.無名氏《尋親記》第六齣:「也不會思前算後,你只說轉限呵,過了一日又添一日利。」也作「思前想後」。
有例不滅,無例不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照以前的成例或規範辦事,不需再立新的規範。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是按照往規,有例不滅,無例不興,比較保險。」
緒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業。《淮南子.泰族》:「天不一時,地不一利,人不一事,是以緒業不得不多端。」《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賴先人緒業,得待罪輦轂下二十餘年矣!」
艾賓豪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發現無意義音節數愈多時,所須的學習時間愈長。這個事實在今日成為一件再明顯不過的事,而艾氏是解說此一事實的第一人。 實驗過程艾賓豪斯以自己做試驗,每組的每個音節,看一秒鐘時間,當看完該組之後停留十五秒,再開始看第二次,如此持續下去直至「完全精熟」每個音節,能背誦無誤為止。就該點而言,他注意到達到精熟之前,該組音節展示的次數。同時他也畫下每次錯誤的數目,以為連續展示之次數的函數,而繪製完成心理學上的第一幅學習曲線。 關鍵字中文: 艾賓豪斯英文: H.Ebbinghaus 參考書目註1王文科(1989)。學習心理學,頁50...
不共天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仇,為人子女要處心積慮,睡不能安寢,隨時準備兵器,等待機會。所以「不共戴天」原本是古代儒家藉報父仇一事的觀念,來宣揚對父母之孝的重要,後來演變成一句成語,比喻對人仇恨極深。
相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擾的客套話。《水滸傳》第二回:「小人子母無故相擾,得蒙厚意,此恩難報。」《老殘遊記二編》第九回:「初次識荊,亦斷不敢相擾。但既蒙不棄,有一事請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