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890.6259 ms
共 13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蓬萊沙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17-20 mm。頭部黑色,密布銀色短毛;複眼上部褐綠色,越往下顏色越偏黃綠色,複眼後緣為黃色;觸角基部黃色,其餘黑褐色;頭楯長,蓋住口器,呈黃色;大顎黃色。前胸背板黑色,密布銀色短毛,前緣、兩側、後緣有不規則黃色紋路;翅透明略呈褐色;各足黃色,腿節內側為黑色,前足脛節外緣有輔助挖掘用長毛,特化為「挖掘足」。腹部微黃、黑相間斑紋,呈波浪狀。本屬於臺灣紀錄三種,基礎資料缺乏,本種是根據德國標本商漢斯‧紹德(Hans Sauter)所收藏,1913年在安平採獲的標本鑑定。
|
沙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囉嗦,不乾脆。
|
蒺藜沙上野花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英才埋沒。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一折:「我不能勾丹鳳樓前春中選,伴著這蒺藜沙上野花開。」
|
犁鰭半沙條鯊或小口沙條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emigaleus microstoma (Bleeker, 1852)
體形修長;眼大型,側位,具瞬膜;噴水孔小;鰓裂短,成魚時鰓裂長約為眼前後徑之1.3倍(仔魚較短);口裂小;上頜齒具小齒尖但無鋸齒緣;下頜齒呈倒丫形,短且直立,齒緣平滑,不具小齒尖,齒根強烈彎曲;背、臀鰭形如鐮刀;第二背鰭約為第一背鰭之2/3大,位於臀鰭之稍前方,臀鰭小於第二背鰭,基底前無隆脊。體色淡灰或青銅色,無明顯之記號,有時體側有白點。
出現於西太平洋與印度洋間之沿近海域,北起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南至澳洲北部海域,臺灣附近則於西南海域有漁獲紀錄。
經常出沒於熱帶陸棚區。底棲性。胎生種類,每胎產仔4~14尾。以章魚、花枝、鎖管等頭足類為主食,此外亦食用甲殼類及棘皮動物。最大可成長至90公分左右。
可由底刺網、底延繩釣或底拖網所漁獲,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
半沙條鯊科(Family Hemigaleidae),Weasel Sharks
|
沙利竇邁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當作鎮靜劑與安眠藥使用的精神安定劑。為英語thalidomide的音譯。懷孕初期服用會引起胎兒發育畸形,四肢殘缺不全。因藥效不穩,副作用多,今已禁止使用。
|
黑斑圓鱗鰨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iachirus melanospilus (Bleeker, 1854)
體橢圓側扁;兩眼在體之右側;體側具黑點及黑褐斑;盲側為白色;體長可達10公分。
南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度--西太平洋區。
棲息沿岸沙泥質海底之肉食性魚類,生長過程為左側眼睛會移到右側,而與右側的眼睛並排。
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鰈目(Order Pleuronect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鰈亞目(Suborder Pleuronect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鰨科(Family Soleidae)
|
沙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沙灘地。例:臺灣南部个沙埔當有名,逐年熱天都有盡多人去該尞。(臺灣南部的沙灘地很有名,每年夏天都有非常多人去那玩。)
|
輪葉沙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莖光滑或被短毛。葉常呈3-5片輪生 (偶互或對生)。花排成圓錐狀。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