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57.7493 ms
共 21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定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據初測所得之地形圖及中線測量資料,於圖上施行紙上定線設計,而確定路線之最後位置,然後以定線樁釘立於實地,作為施工之依據,稱為定測。定測包含下列各項作業:(一)中線測量──見中線測量。(二)增設水準點──依據初測佈設之水準點或導線點,增測若干水準點,俾提高各段中心樁高程之精度。(三)縱斷面測量──見縱斷面測量。(四)橫斷面測量──見橫斷面測量。(五)匯水面積測量──路線中凡設置涵洞或排水管處,須測定其匯聚雨水流過該涵洞或水管之地面範圍面積,據以推算可能匯聚之雨水流量,以為涵管直徑尺寸設計之參考。(六)地權樁釘定──見地權樁釘定。
|
環境遙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遙測所得的航空照片或衛星影像,經過人工判釋或電腦的處理後,顯示特定區域內的各種景觀和物體之特徵、性質和變化,以幫助使用者瞭解地球表面的活動。資源遙測、大氣遙測、海洋遙測和陸地遙測等都是環境遙測的範圍,藉由每隔一定時間對同一地區的重覆偵測,取得一序列的影像,可進行環境監測,掌握環境的變化,並可幫助決策者作判斷之依據。
採用遙感探測技術,對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動態變化進行監測分析的總稱。由於人口的增長、社會的進步、資源的被開發等因素,使自然與社會環境隨時都在變化。環境變化有其空間的分布,又有時間序列的特徵,故環境遙測必須與地理資訊系統相結合,利用多時段的遙測影像和數據,作多次比對、分析、統計、追蹤環境動態。
|
裂縫觀測(建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測定建築結構物體或基礎發生裂縫之位移量,稱為裂縫觀測。該項工作之執行,須於現場以外不受影響之處,精密測設固定之平面及高程控制點。定期檢測該建築物標示之點位,依據多次觀測所得結果,經分析研究其裂位移量演變情形,藉以探討修復措施。
|
〔波特氏迷津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特氏迷津測驗〕係一種運用甚廣,但並未經完善標準化歷程的非語文實作測驗。此測驗出版於一九一四年,適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係當時頗為重要的個別能力測驗,旨在測量受試者的預測和計畫能力。全部題目為十二個由易而難的迷津問題,要求受試者於最短期間由起點到達終點,且過程不得提起鉛筆,亦不得走入封閉巷道。測驗結果以受試者花最少時間走完迷津者最佳。
〔波特氏迷津測驗〕無指導手冊,不須要太多的語文指引,因而頗適於文化不利的群體或進行人類文化學研究。頗多研究報告顯示:〔波特氏迷津測驗〕對腦傷的鑑別力頗佳,且與受試者的教育程度與經驗息息相關。 |
測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礦坑或隧道測量作業時,常須借助於懸吊金屬線繩,繩之下端繫以特製之重錘,以引測地面之點位及高程至地下,該項重錘稱為測錘。測錘種類甚多,一般測錘重10~15公斤,由四塊角鐵結合製成,如圖。利用測錘之重量拉伸吊繩,吊繩所指之方向即為鉛垂線投影方向。
|
包封檢測器;波峰檢測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振幅調變之傳送訊息是存在於調變信號之包封上,包封檢測器是一種非同調解調(noncoherent demodulation)裝置,使用二極體以整流濾波方式,將接收信號的包封取出,以解調出傳送之訊息。
|
微波測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用波長在8mm至10cm(頻率為35GHz至3GHz)之無線電微波為載波之距離測量。測距時,係以兩副相同之儀器安置於測線之二端,如圖所示,主站儀器發射微波至副站,副站儀器接收後,立即回射至主站,再由主站接收,利用微波傳輸速度與時間,計算兩點間距離。微波測距之優點為所量距離較光電測距為長(二十公尺至百餘公里),且遇有通視情形不佳,如雨、霧等惡劣氣候時,仍可進行測距。但因受沿線之溫度、濕度、氣壓等之影響甚大,觀測值須加以各種繁複之改正,始可達到預期精度。
|
多餘觀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觀測量數目大於未知數數目時,則此觀測作業謂之。
|
玻璃箱測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亦稱透明箱(clear-box)或公開箱(open box)測試,係檢查程式結構的軟體測試方法,並由程式邏輯導出測試數據者。結構化測試有時被引用為透明箱測試,因為稱白箱(white boxes)被視為不透明,而不實際允許碼中的透通性。
|
行為測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OSI符合性測試中,有三種型式的測試,其分別表示對於符合性的程度。這三種是基本互連測試、能力測試、及行為測試。行為測試是儘可能包容整個範圍的動態符合需求的一個測試。它們包括對於測試器送出有效、無效、及不合適PDU給IUT,IUT的反應行為之測試。能力測試及行為測試二者合起來才是提供宣布符合OSI的基礎。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