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死有餘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臣下向皇帝上書或進言。 (2) 咎繇:音ㄍㄠ |ㄠˊ,相傳為舜之臣,掌刑獄之事,善聽獄訟。亦作「陶」、「咎陶」。   (3) 辜:罪、過錯。
勢不並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楚,非楚而秦。兩國敵侔交爭,其勢不兩立。而大王不與秦,秦下甲兵,據宜陽,韓之上地不通;下河東,取成,韓必入臣於秦。韓入臣,魏則從風而動。秦攻楚之西,韓、魏攻其北,社稷豈得無危哉?」〔參考資料〕 《韓非子.人主》且法術之士,與當途之臣,不相容也。何以明之?主有術士,則大臣不得制斷,近習不敢賣重,大臣、左右權勢息,則人主之道明矣。今則不然,其當途之臣,得勢擅事以環其私;左右近習,朋黨比周以制疏遠,則法術之士奚時得進用?人主奚時得論裁?故有術不必用,而勢不兩立,法術之士,焉得無危?
家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祖先與父親的名諱。《唐語林.卷三.雅量》:「韓為京兆尹時,久旱祈雨,縣官讀祝文,專心記公家諱,及稱官銜畢,誤呼先相之名。」也稱為「私諱」。
好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高官厚祿。《文選.陶淵明.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詩》:「投冠旋舊墟,不為好爵榮。」《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誘我松桂,欺我雲壑,雖假容於江,乃纓情於好爵。」
逸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逸樂貪欲。《書經.陶謨》:「無教逸欲,有邦,兢兢業業。」《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孝悌慈仁,允恭節約,杜絕奢盈之源,防抑逸欲之兆。」
雉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天子宮殿的五門之一。《禮記.明堂位》:「天子門、雉門。」亦用以借喻皇統。《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天下多少大事,講那門、雉門怎麼?」
方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正要。《文選.揚雄.羽獵賦》:「方將上獵三靈之流,下決醴泉之滋。」《文選.阮籍.詣蔣公》:「見採擢無以稱當,方將耕於東之陽。」
見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笑。《禮記.檀弓上》:「高子之執親之喪也,泣血三年,未嘗見齒。」
二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陵、北陵的合稱。南陵為夏后之墓,北陵為文王避風雨之處,兩者俱在河南崤山。《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晉人禦師必於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
揮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揮手告別。唐.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之八:「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西時。」唐.沈既濟《任氏傳》:「任氏不得已,遂行。崟以馬借之,出祖於臨,揮袂別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