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破釜沉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孤注一擲,背水一戰,背城借一,濟河焚舟反義:急流勇退,退避三舍辨似: 形音辨誤 同 「破釜沉舟」及「背水一戰」都有決心一戰的意思。異 「破釜沉舟」側重於不回頭、不罷休的決心;「背水一戰」側重於絕境中奮力一搏。 破釜沉舟 背水一戰 辨似例句 ○ ㄨ 我們已下了~的決心,不完成任務,絕不停止。 ㄨ ○ 下場比賽已不能再輸,希望大家齊心協力,做好~的心理準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躲開、迴避。通「避」。《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報也。」《禮記.儒行》:「儒有內稱不辟親,外舉不辟怨。」
作壁上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從壁上觀注音︰ㄘㄨㄥˊ ㄅ|ˋ ㄕㄤˋ ㄍㄨㄢ漢語拼音︰cóng bì shàng guān釋義︰即「作壁上觀」。見「作壁上觀」條。 01.《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源) 02.清.查慎行〈題毘陵徐思肖詩卷後〉詩四首之四:「狎主齊盟事不難,並驅應許八蹄攢。老夫合退三舍避,憑軾試從壁上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陷入、下沉。如:「墊沒」、「墊溺」。《漢書.卷九十九.王莽傳下》:「武功中水鄉民三舍墊為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躲開。如:「避雨」、「避暑」、「避風港」、「退避三舍」。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唐.李白〈蜀道難〉:「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周旋到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退避三舍
從壁上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作壁上觀」。見「作壁上觀」條。01.《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源)02.清.查慎行〈題毘陵徐思肖詩卷後〉詩四首之四:「狎主齊盟事不難,並驅應許八蹄攢。老夫合退三舍避,憑軾試從壁上觀。」
熙寧變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控制。 軍事方面保甲法與保馬法雖然以兵農合一為目的,卻也有裁減冗兵,節省軍費的作用。 教育方面太學三舍法為了培養政府需要的人才,考試採用王安石的著作《三經新義》,多少帶有齊一思想的意味。 新舊黨爭新法的實施,致使財富大量集於朝廷,人民生活卻更加困苦,表面達成宋神宗的富強目標,實已遠離王安石的政治理念。贊成與反對的官員分成新舊兩黨,互相攻擊,紛爭不已。神宗死,哲宗立,太皇太后臨朝,罷黜新黨,舊黨司馬光入朝拜相,盡廢新法。哲宗親政,新黨回朝,政爭更為激烈,直到靖康難起,北宋覆亡,方告止息。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熙寧變法英文...
王安石變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徵為軍馬,從事征戰。此外,均輸法在於糾正貨物流通的地域不均;農田水利法在於開墾廢田,整頓灌輸用水;三舍法在於學校教育來培養人才;倉法在於將胥吏納入正規編制,負以薪俸,以糾正胥吏的綱紀。方田均稅法在於糾正兩稅之不公,並實施於華北。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宋仁宗、范仲淹、歐陽修、宋神宗、王安石英文關鍵字:Emperor Renzong of Song、Fan Zhongyan、Ouyang Xiu、Emperor Shenzong of Song、Wang Anshi 出處李永熾/著。中國全集2歷史中國,1982年出版,頁16...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