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8.79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此地無銀百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相傳民間有人把百兩銀子埋在地裡,上面插著「此地無銀百兩」的牌子,鄰居看到,隨即挖走,另寫上「隔壁張未曾偷」。比喻想掩飾事實,反而暴露。
退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遇到實力很強的對手,為避免正面衝突折損太多,乃主動讓步,不與人爭。參見「辟君舍」條。《儒林外史》第一○回:「賢姪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舍矣。」《鏡花緣》第五六回:「非獨本郡眾人所不能及,即天下閨才,亦當退避舍哩!」
顧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末劉備往訪諸葛亮,凡次,才得見。見《國志.卷五.蜀書.諸葛亮傳》。後用以比喻敬賢之禮或誠心邀請。南朝梁.徐陵〈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黃石兵法,寧可再逢,顧茅廬,無由兩遇。」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折:「我住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顧茅廬。」也作「茅廬顧」、「草廬顧」、「顧草廬」。
智力元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緣由2 人類智力形成3 傳統智力測驗的兩項限制4 其他智力結構發展理論4.1 雙因論4.2 群因論4.3 多元論4.4 結構論4.5 流體與晶體4.6 階層論5 參考資料6 外部連結 緣由智力元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史登柏格 (Robert J. Sternberg) 於1985年首次提出。智力元論的興起,是受了認知心理學上訊息處理論的影響,將人類視為如同電腦處理訊息的過程,以認知歷程的觀點,來解釋認知活動中所需要的能力。換言之,要了解什麼是...
冰凍尺,非一日之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絕不可能在一天之內,就結成尺厚的冰層。語本漢.王充《論衡.狀留》:「故夫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後比喻事況的造成是日積月累,逐漸形成的。如:「所謂『冰凍尺,非一日之寒。』今日感情的決裂,也不是一天兩天所造成的。」
一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王風.采葛》:「一日不見,如秋兮。」比喻思慕心切。《紅樓夢》第八二回:「真真古人說:『一日秋』,這話再不錯的。」也作「一日不見,如隔秋」。
桑代克學習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桑代克的學習定律即是練習律、準備律和效果律(Thorndike’s Laws of Learning)。桑代克根據「迷籠中的貓」實驗,提出聯結學習理論。貓在迷籠中學會拉環取食前,有多次嘗試行為,初次正確行為是偶然的,經過重複歷程後,貓學會立即拉環做出正確反應。其理論又稱為聯結主義,不採取刺激代替的原理去建立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在動物多項反應中,選定欲增強者,在個體每次反應後給予獎賞,從而加強其以後重複出現的機會。更進一步,桑代克提出影響刺激與反應關係建立的法則有
姑六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姑是尼姑、道姑、卦姑;六婆是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舊時均被視為非高尚職業的婦女。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姑六婆》:「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也。」
2.比喻愛搬弄是非的婦女。《初刻拍案驚奇》卷六:「話說姑六婆,最是人家不可與他往來出入。」《鏡花緣》第一二回:「況姑六婆,裡外搬弄是非,何能不生事端?」
一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書法中一捺筆鋒需轉換次方向,筆勢曲折變化。語本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每作一波,常過折筆。」後用以比喻事情進行曲折多變,很不順利。如:「這樁婚事一波折,真是好事多磨。」亦形容文章結構的跌宕起伏多變化。如:「韓文公的議論文章,布局一波折,文氣充沛。」也作「一筆過」。
佛洛依德(Freud)意識層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洛依德對於心智組織與人格結構提出「冰山理論」,根據假設將意識劃分為「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個層次。意識層是指海面上可見的冰山,而前意識層相當於漲退潮時落差之間的冰山層,潛意識層則是位於海底深不見底的深層區域,是占據整體人格最大部份。其中,潛意識相對於意識及前意識,呈現具有兩種對立關係的意識層次。 意識層次分類(1)意識:「自我」存在之處1.意識包含個體在當下隨時均可知覺到的現象,以及可察覺的意念和動機,是一套合乎邏輯的、理性的思考。佔個體心理層面為最小,且不斷改變。2.例如:老師問學生早上如何上學,學生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