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90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駭人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豆棚閑話.第五則》:「忽一日仰天而嘆,說出一句駭人聞聽之言,道人生天地間,上不做玉皇大帝,下情愿做卑田乞兒,若做個世上不沉不浮,可有可無之人,有何用處?」
聯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繫。如:「記得打通電話給他,聯絡一下情感。」
西風東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曾在倫敦居住,對西方的看法和傳統的士大夫大不相同。他認為立國的根本,在於能得到民眾的支持,必須要能下情上達。這雖然是孔子的主張,但卻只有西方的議院能夠實踐這種理想。這個時候雖然也有人提出議會制度的重要性,主張設置上下兩院及由議員選舉宰相,鄭觀應卻是第一個提出議員由民間選舉,而非由官吏充任的人。中國傳統政治最大的特色就是君主專制,由皇帝掌握最高的權力。議會與選舉制的主張,無疑是對中國政治最根本的基石提出挑戰。從師夷長技、練兵製砲,到體認到西方政教之美,而要求中國對最根本的政治體制進行改革,「保國」先於「保教」的看法逐漸形...
原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寬恕諒解。《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職不敢擅專,還望黎大人原諒。」《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四回:「一點點下情,想來當世君子,總可以原諒我的。」
海誓山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雖則如此,兩下情好愈密,朝歡暮樂,終日相守,如夫婦一般,海誓山盟,各無他志。」
諷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諷諫告諭。《文選.班固.兩都賦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諷諭,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
指日可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指日可待」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司馬光〈乞開言路狀〉(據《溫國文正司馬文集.卷四七》引)1>右臣昨在京師,伏蒙太皇太后不以臣愚疏無取,遣使訪以得失,豈惟微臣有千載一遇之幸,中外聞之,踊躍相慶,以為言路2>將開,下情得以上通,太平之期,指日可待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曾肇〈論內批直付有司〉。 (2) 言路:向朝廷進言的途徑。〔參考資料〕 宋.曾肇〈論內批直付有司〉(據《宋文鑑.卷六一》引)臣伏見陛下即位以來,更張政事,除民疾苦,開廣言路,收拔淹滯。每一令之出,內外無不驩呼相慶,以至。未明求衣,辨色臨朝,躬親聽斷,夙夜不懈。推今日欲治之心,為之不巳,太平之功,指日...
魅力領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困難的目標水準。投射自信心:Burns(1978)認為魅力領導者能敏銳感受到部屬本質優與缺,利用當下情境激勵部屬強烈的自信心,Behlingand McFillen(1996)指出管理統御的領導者若常常投射強烈自信心,易使追隨者產生敬畏之心,其意識與行為更會表現出對領導者的服從與認定。戲劇化使命:Leavitt(1986)指出領導者能透過良好的溝通方式來明確定義使命及說服追隨者一同去實現組織目標的人。Willner(1984)強調魅力領導者與傳統領導者不同在其常運用戲劇化(如譬喻、微笑等)的方式來啟發追隨者的智能與表達...
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上在藩邸的時間長,常被康熙委辦政務或者外派賑災等歷練不少,因而使他對人情世故有深切了解。除了「洞悉下情」外,對於政治實施情況與官場百態也是「深知灼見」。這對於一位君臨天下的最高統治者來說,是個很不錯的人生歷練,有助於他的君主統治生涯,也是雍正自豪之處。但雍正秉性嚴酷、剛毅果斷,辦事則雷厲風行,處世難免近於苛刻瑣碎,不似其父康熙寬厚仁慈。對於政敵,殘忍無情,猜忌多疑,也因而得罪很多人。但雍正又深諳攏絡人心之道,對於屬下臣工,除了通過多種手段進行訓導、加緊控制外;最常用的是賞賜,如賜世職、加銜、加級,或賞四團龍補服、雙眼花...
引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泛指一般事物的開端或緣起的因素。[例]這個故事接龍遊戲就由我開頭作引子,底下情節大家接著說下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