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仰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仰賴、憑仗。《紅樓夢》第一○回:「就請先生進去看看兒婦,仰仗高明,以釋下懷。」《文明小史》第四九回:「果蒙不棄,到了敝省,將來各事都要仰仗。」
黷武窮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盡全部兵力,任意發動戰爭。參見「窮兵黷武」條。《周書.卷六.武帝紀下》:「若使翌日之瘳無爽,經營之志獲甲,黷武窮兵,雖見譏於良史,雄圖遠略,足方駕於前王者歟。」唐.陸贄〈收河中後請罷兵狀〉:「然而陛下懷悔過之深誠,降非常之大號,知黷武窮兵之長亂,知急征重斂之剿財。」
銘心刻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醜而獲,齊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愍1>以固陋,禮而遣之,幸容甯越2>之辜3>,深荷三公4>之德。銘刻心骨,退思狂愆5>,五情冰炭6>,罔知所措。晝愧於影,夜慚於魄,啟處不遑,戰跼無地。 〔注解〕 (1) 愍:音ㄇ|ㄣˇ,憐恤、哀憐。 (2) 甯越:戰國趙中牟人,生卒年不詳。苦於耕稼之勞,刻苦求學十五年,遂為周威公之師。甯,音ㄋ|ㄥˋ。 (3) 辜:罪過。 (4) 三公:三為「王」之訛。王公,指王承,晉太原晉陽人,生卒年不詳。曾任東海郡太守。 (5) 愆:音ㄑ|ㄢ,過失、罪過。 (6) 冰炭:冰...
銘心鏤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醜而獲,齊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愍1>以固陋,禮而遣之,幸容甯越2>之辜3>,深荷三公4>之德。銘刻心骨,退思狂愆5>,五情冰炭6>,罔知所措。晝愧於影,夜慚於魄,啟處不遑,戰跼無地。 〔注解〕 (1) 愍:音ㄇ|ㄣˇ,憐恤、哀憐。 (2) 甯越:戰國趙中牟人,生卒年不詳。苦於耕稼之勞,刻苦求學十五年,遂為周威公之師。甯,音ㄋ|ㄥˋ。 (3) 辜:罪過。 (4) 三公:三為「王」之訛。王公,指王承,晉太原晉陽人,生卒年不詳。曾任東海郡太守。 (5) 愆:音ㄑ|ㄢ,過失、罪過。 (6) 冰炭:冰...
鏤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醜而獲,齊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愍1>以固陋,禮而遣之,幸容甯越2>之辜3>,深荷三公4>之德。銘刻心骨,退思狂愆5>,五情冰炭6>,罔知所措。晝愧於影,夜慚於魄,啟處不遑,戰跼無地。 〔注解〕 (1) 愍:音ㄇ|ㄣˇ,憐恤、哀憐。 (2) 甯越:戰國趙中牟人,生卒年不詳。苦於耕稼之勞,刻苦求學十五年,遂為周威公之師。甯,音ㄋ|ㄥˋ。 (3) 辜:罪過。 (4) 三公:三為「王」之訛。王公,指王承,晉太原晉陽人,生卒年不詳。曾任東海郡太守。 (5) 愆:音ㄑ|ㄢ,過失、罪過。 (6) 冰炭:冰...
媵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嫁的侍妾。後亦泛指姬妾。《新唐書.卷七六.后妃傳上.文德長孫皇后傳》:「媵侍疾病,輟所御飲藥資之,下懷其仁。」唐.韓愈〈扶風郡夫人墓誌銘〉:「左右媵侍,常蒙假與顏色。」
鏤心刻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醜而獲,齊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愍1>以固陋,禮而遣之,幸容甯越2>之辜3>,深荷三公4>之德。銘刻心骨,退思狂愆5>,五情冰炭6>,罔知所措。晝愧於影,夜慚於魄,啟處不遑,戰跼無地。 〔注解〕 (1) 愍:音ㄇ|ㄣˇ,憐恤、哀憐。 (2) 甯越:戰國趙中牟人,生卒年不詳。苦於耕稼之勞,刻苦求學十五年,遂為周威公之師。甯,音ㄋ|ㄥˋ。 (3) 辜:罪過。 (4) 三公:三為「王」之訛。王公,指王承,晉太原晉陽人,生卒年不詳。曾任東海郡太守。 (5) 愆:音ㄑ|ㄢ,過失、罪過。 (6) 冰炭:冰...
煦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天地博愛,生養萬物。後比喻溫情撫育。《禮記.樂記》:「天地訢合,陰陽相得,煦嫗覆育萬物。」《宋史.卷四七八.列國世家一.南唐傳李景傳》:「陛下懷柔義廣,煦嫗仁深,必假清光,更逾曩日。」
方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醫學、卜筮、星相等之術。《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上.序》:「漢自武帝頗好方術,天下懷協道蓺之士,莫不負策抵掌,順風而屆焉。」《三國演義》第二九回:「順帝時曾入山採藥,得神書於陽曲泉水上,號曰『太平青領道』,凡百餘卷,皆治人疾病方術。」
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朋友之間,彼此身分地位懸殊,交情深淺、真假,便可以顯現出來。《警世通言.卷一七.鈍秀才一朝交泰》:「黃勝巴不得杜絕馬家,正中下懷。正合著西漢馮公的四句道是:『一貴一賤,交情乃見;一死一生,乃見交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