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1.14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正中下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恰好符合自己的心意。《兒女英雄傳》第二○回:「聽了這話,正中下懷,忙說很好。」《孽海花》第三一回:「彩雲本在那裡為難這事,聽了這話正中下懷,很歡喜的道:『那是再好也沒有了。』」也作「正中己懷」。
置之度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置之腦後,置若罔聞反義:耿耿於懷辨似: 「置之度外」及「置之腦後」都有不放在心上,不予理會的意思。 「置之度外」側重於明知有事,但毫不在意,不加以考慮;「置之腦後」側重於把事情忽視淡忘,不再去想。 置之度外 置之腦後 辨似例句 ○ ㄨ 這些為了救災,把個人生死~的英雄,令人肅然起敬。 ㄨ ○ 這孩子玩性太重,才叮嚀的事,馬上就~。
安之若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反常或危困等情況下,仍安然處之,毫不在意。《官場現形記》第三八回:「後來彼此熟了,見瞿太太常常如此,也就安之若素了。」也作「甘之若素」。
理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心理學上指一種個人風格類型。此種類型的特質為以邏輯推理方式來觀察事情。不易顯露情感,不善同情,也不在意人際關係是否和諧。相對於感性而言。如:「理性的人雖似無情,但在法理的維護上立場比較穩。」
安斯沃思依附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也較少對母親產生注意力,當母親離開時只有少許痛苦的反應。屬於這個類型的孩童或成人有時根據他們是否不在意自我依附或是避免依附而加以細分。 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孩童在離開母親時表現出不安,當母親回到身邊,孩童立即走向她,表現出與母親重逢的喜悅。這類型的孩童和陌生人友善地相處,但也會明顯表現出對母親的偏愛。 抗拒型依附(resistant attachment)孩童對母親產生矛盾的情緒,在回到母親身邊的時候,他們尋求卻又排斥身體的接觸。舉例來說,母親回到房間時,孩童會跑向她,但是母親要抱她時,他...
淡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在意、不經心。《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若天之司,莫之能職;百姓淡然,不知其善。」《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愚弟也無甚麼嗜好,夫妻們帶著幾個兒子,布衣蔬食,心裡淡然。」
忽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在意、不重視。如:「他的實力不容忽視。」
不以為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生氣、不在意。如:「他對眾人的批評不但不以為忤,反而欣然接受。」
在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意、注意、關心。《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但得退婚,不致在下受累,那在乎這幾兩銀子!」《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你開著偌大的人參鋪,那在乎這幾十兩銀子。」
如棄敝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丟掉破鞋一樣。語本《孟子.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比喻毫不在意或毫不珍惜。《宋史.卷三八七.汪應辰傳》:「尊號始自開元,罷於元豐,今不當復,況太上視天下如棄敝屣,豈復顧此?」《東周列國志》第四七回:「倘此時有龍鳳迎寡人,寡人視棄山河,如棄敝屣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