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1.65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張大眼睛。《說文解字.目部》:「瞋,張目也。」《莊子.秋水》:「鴟鵂夜撮蚤,察毫末;晝出,瞋目而不見丘山。」《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王瞋目叱之,樓煩目不敢視。」
管窺蠡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今世之處士,魁然無徒,廓然獨居,上觀許由,下察接輿,計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與義相扶,寡耦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於我哉?若夫燕1>之用樂毅2>,秦3>之任李斯4>,酈食其5>之下齊6>,說行如流,曲從如環,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內定,國家安,是遇其時也,子又何怪之邪?語曰「以筦闚天7>,以蠡測海8>,以莛撞鐘9>」,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注解〕 (1) 燕:周代姬姓諸侯國,故址在今河北、遼寧及韓國北部。為戰國七雄之一,後為秦所滅。 (2) 樂毅:戰國時燕國名將,昭王時拜為上將軍,率領燕、趙、楚、韓、魏五國兵伐齊,下齊七十餘城,封昌國君。昭王...
披肝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隳肝瀝膽注音︰ㄏㄨㄟ ㄍㄢ ㄌ|ˋ ㄉㄢˇ漢語拼音︰huī gān lì dǎn釋義︰猶「披肝瀝膽」。見「披肝瀝膽」條。 01.唐.周行先〈請朝覲表〉:「空荷丘山之恩,未申絲髮之效,隳肝瀝膽,豈盡愚誠。」 02.唐.元稹〈上門下裴相書〉:「則宰物者雖朝許之以論誥,暮許之以專席,厚則厚矣,遽責其隳肝瀝膽,同廝養之用力,亦難哉!」 參考詞語︰瀝肝呈膽注音︰ㄌ|ˋ ㄍㄢ ㄔㄥˊ ㄉㄢˇ漢語拼音︰lì gān chéng dǎn釋義︰猶「披肝瀝膽」。見「披肝瀝膽」條。 01.唐.呂溫〈代伊僕射謝男宥投安州刺史表〉:「瀝肝呈膽,莫盡微誠。」 參考詞語︰瀝膽墮肝注音︰ㄌ|ˋ ㄉㄢˇ ㄉㄨㄛ...
勢不兩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連橫,說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敵四國,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虎賁之士百餘萬,車千乘,騎萬疋,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難樂死。主嚴以明,將知以武。雖無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險,折天下之脊,天下後服者先亡。且夫為從者,無以異於驅群羊而攻猛虎也。夫虎之與羊,不格明矣。今大王不與猛虎而與群羊,竊以為大王之計過矣。凡天下強國,非秦而楚,非楚而秦。兩國敵侔交爭,其勢不兩立。而大王不與秦,秦下甲兵,據宜陽,韓之上地不通;下河東,取成皋,韓必入臣於秦。韓入臣,魏則從風而動。秦攻楚之西,韓、魏攻其北,社稷豈得無危哉?」〔參考資料〕 《韓非子.人主》且法術之士,與當途之臣,不相容也。何以明之?主有術士,則大臣不...
汙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沾染、弄髒。《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伎傳.管輅傳》:「或因漢末之亂,兵馬擾攘,軍屍流血,汙染丘山。」
頑石點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晉時道生法師在虎丘山聚石為徒,講解《涅槃經》,主張眾生皆可成佛,並問周邊石頭:「如我所說,契佛心否?」群石皆為點頭。見蓮社高賢傳.道生法師。後用來形容說理透澈,使人心服。《野叟曝言》第一一回:「文相公這一番議論,真可使頑石點頭,勝如藥餌百倍!」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不同去,沉憂寧複消。 寄別李儋  首戴惠文冠,心有決勝籌。翩翩四五騎,結束向並州。  名在相公幕,丘山恩未酬。妻子不及顧,親友安得留。  宿昔同文翰,交分共綢繆。忽枉別離劄,涕淚一交流。  遠郡臥殘疾,涼氣滿西樓。想子臨長路,時當淮海秋。 送倉部蕭員外院長存  襆被蹉跎老江國,情人邂逅此相逢。  不隨鴛鷺朝天去,遙想蓬萊台閣重。 送王校書  同宿高齋換時節,共看移石複栽杉。  送君江浦已惆悵,更上西樓看遠帆。 送丘員外還山  長棲白雲表,暫訪高齋宿。還辭郡邑喧,歸泛松江淥。  結茅隱蒼嶺,伐薪響深谷。同是山中人,不知往...
跛鱉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跛足的鱉行走緩慢,但堅持不懈,依然可以爬行千里。比喻只要努力不懈,雖然條件很差,也會有所成就。《荀子.修身》:「故蹞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淮南子.說林》:「故跬步不休,跛鱉千里;累積不輟,可成邱阜。」
淪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1.沉淪、墮落。唐.李白〈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詩:「家本紫雲山,道風未淪落。」唐.柳宗元〈上桂州李中丞薦盧遵啟〉:「今乃凋喪淪落,莫有達者。」
尸居餘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死屍般的躺著,尚存留一口氣。指人行將死亡。亦形容人暮氣沉沉,庸庸碌碌而無所作為。《晉書.卷一.宣帝紀》:「司馬公尸居餘氣,形神已離,不足慮也。」宋.陸游〈落職謝表〉:「尸居餘氣,永無再瞻軒陛之期;老生常談,莫敘仰戴丘山之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