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6.73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輕於鴻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鴻毛,大雁的羽毛。輕於鴻毛指比鳥羽還輕。形容非常輕微,沒有價值。《戰國策.楚策四》:「是以國權輕於鴻毛,而積禍重於丘山。」《野叟曝言》第一一○回:「今又全已沒,徒懟下官之直言,棄父母而不顧,死輕於鴻毛,竊為小娘子不取也。」也作「輕如鴻毛」。
珍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貴重的收藏品。《後漢書.卷七二.董卓傳》:「塢中珍藏有金二三萬斤,銀八九萬斤,錦綺繢縠紈素奇玩,積如丘山。」《文選.潘岳.西征賦》:「班述陸海珍藏,張敘神皋隩區。」
恩重如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恩德極重。《西遊記》第六九回:「神僧恩重如山,寡人酬謝不盡。」也作「恩重丘山」。
嵬然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穩如泰山,屹立不搖。《淮南子.詮言》:「至德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動,行者以為期也。」也作「巍然不動」。
蠡測管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管窺蠡測」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今世之處士,魁然無徒,廓然獨居,上觀許由,下察接輿,計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與義相扶,寡耦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於我哉?若夫燕1>之用樂毅2>,秦3>之任李斯4>,酈食其5>之下齊6>,說行如流,曲從如環,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內定,國家安,是遇其時也,子又何怪之邪?語曰「以筦闚天7>,以蠡測海8>,以莛撞鐘9>」,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注解〕 (1) 燕:周代姬姓諸侯國,故址在今河北、遼寧及韓國北部。為戰國七雄之一,後為秦所滅。 (2) 樂毅:戰國時燕國名將,昭王時拜為上將軍,率領燕、趙、楚、韓、...
隳肝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披肝瀝膽」。見「披肝瀝膽」條。01.唐.周行先〈請朝覲表〉:「空荷丘山之恩,未申絲髮之效,隳肝瀝膽,豈盡愚誠。」02.唐.元稹〈上門下裴相書〉:「則宰物者雖朝許之以論誥,暮許之以專席,厚則厚矣,遽責其隳肝瀝膽,同廝養之用力,亦難哉!」 
量如江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人度量很大,能寬容他人。元.董君瑞〈哨遍.十載驅馳套.六煞〉:「你是多少人稱讚,道你量如江海,器若丘山。」
浮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開胸懷,暢快飲酒。明.陳汝元《金蓮記》第四齣:「願浮白以敘交情,且來青而譚別意。」《醒世恆言.卷二九.盧太學詩酒傲王候》:「惟與騷人劍客,羽士高僧,談禪理,論劍術,呼盧浮白,放浪山水,自稱浮丘山人。」
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相傳曾在蘇州虎丘山聚石為徒,解說佛法,石皆點頭。見《蓮社高賢傳.道生法師》。後以比喻言辭精妙,感人至深。如:「他的著作雖不見華麗辭藻,但行文卻似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一般,深深感動了許多讀者。」
石點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頑石點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晉朝時有一位道生法師,當時《涅槃經》剛傳入中國,接受的人不多,他就到蘇州虎丘山隱居,鑽研佛法。傳說他曾在山中搬了一些石頭,排列整齊後,把這些石頭當作學生,每天不厭其煩地講述《涅槃經》。道生法師因為主張眾生皆可成佛,所以對沒有反應的石頭,依舊滔滔不絕地講解。一段日子後,道生法師問說:「你們覺得我的解釋是否和《涅槃經》的原意契合呢?」石頭們竟然個個都點起頭來了。後來「頑石點頭」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說理透澈,使人心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