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方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世外。多指仙境或僧道之修行處所。《淮南子.俶真》:「馳於方外,休乎宇內。」唐.韓翃〈同題仙游觀〉詩:「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
游光掠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種種比喻,殊不如劉夢得4>云「興在象外5>」一語妙絕。 〔注解〕 (1) 滄浪:嚴羽,字儀卿,一字丹丘,自號滄浪逋客。南宋邵武人,生卒年不詳。為文學批評家,論詩以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為上,且以禪說詩,清人王漁洋本其說而立神韻一派。著有《滄浪詩集》、《滄浪詩話》等。 (2) 浮光略影:浮光,物體表面反射的光。略影,即掠影,指一閃而過的影子。 (3) 「空中之色」諸句:嚴羽《滄浪詩話.詩辯》的原文作「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 (4) 劉夢得:劉禹錫(西元772∼846),字夢得,唐彭城人。貞元九年進士,後為監察御史。因與柳宗元參加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被貶為朗州...
嚴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儀卿,一字丹丘,自號滄浪逋客,生卒年不詳,宋邵武人。為南宋文學批評家,論詩以不涉理路、不落言詮為上,且以禪說詩,清人王漁洋本其說而立神韻一派。著有《滄浪詩集》、《滄浪詩話》等。
朱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378~1448)明太祖第十七子,號臞仙、涵虛子、丹丘子、丹丘先生。太祖封為寧王,成祖改封為南昌王,仁宗正統十三年薨,諡號獻,故稱為「寧獻王」。喜好文詞,常刊布祕本廣為流傳。著有《漢唐祕史》、《文譜》、《詩譜》、《太和正音譜》、《荊釵記》。
不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滅絕、不死亡。《文選.李陵.答蘇武書》:「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吾之將行,仍羽人於丹丘,尋不死之福庭。」
荊釵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奇名。原為元柯丹丘作。共二十四齣,為四大傳奇之一。後有明寧獻王朱權撰本,共四十八齣,收入明毛晉編六十種曲中。敘述南宋名儒王十朋與其妻錢氏的離合故事。
東海撈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東西很難找到或事情難以做到。元.柯丹丘《荊釵記》第三四齣:「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是東海撈針。」也作「大海撈針」。
憂如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憂心如焚」。見「憂心如焚」條。01.唐.李白〈聞丹丘子於城北山營石門幽居〉詩:「人生信多故,世事豈惟一。念此憂如焚,悵然若有失。」
羽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仙人。《楚辭.屈原.遠遊》:「仍羽人於丹丘兮,留不死之舊鄉。」
馬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的腦。相傳丹丘國人善別馬,馬死則破其腦,不同的馬,其腦的顏色有紅、黃、青、黑、白等分別,十分珍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