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23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思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像潮水起伏湧動般的思緒。[例]他睹物思人,一時思潮起伏,久久不能自已。
心驚膽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驚怕畏懼的樣子。如:「小孩子被老鼠嚇得心驚膽跳,久久不敢動彈。」明.陸采《懷香記》第一八齣:「昨夜我官人好端端在此,被春英這小丫頭哄他進去。二更回來,嚇得心驚膽跳,和衣睡倒,今早看他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茶飯不喫,坐臥不安,怎生是好?」
胡思亂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朱子語類.卷一二.學六.持守》學者為學,未問真知1>與力行2>,且要收拾3>此心,令有個頓放處。若收斂4>都在義理上安頓5>,無許多胡思亂想,則久久自於物欲上輕,於義理上重。須是教義理心重於物欲,如秤令有低昂,即見得義理自端的,自有欲罷不能之意,其於物欲,自無暇及之矣。苟操舍存亡之間無所主宰,縱說得,亦何益! 〔注解〕 (1) 真知:真正的知曉。 (2) 力行:竭力實踐,勉力去做。 (3) 收拾:把散亂的東西加以收袋整理。 (4) 收斂:匯聚。 (5) 安頓:頓放;安置。 ◎2《朱子語類.卷一一三.朱子十.訓門人一》安卿問:「前日先生與廖子晦書云:『道不是有一個物事閃閃爍爍在...
心蕩神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心神迷亂,不能自持。如:「這幅畫氣勢磅礴,玩味其中,不由得教人心蕩神馳,久久不能平復。」也作「心蕩神搖」。
蘭薰桂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薰、馥,皆指香氣濃郁,久久不散。「蘭薰桂馥」比喻德澤流芳,歷久不衰。唐.駱賓王〈上齊州張司馬啟〉:「常山王之玉潤金聲,博望侯之蘭薰桂馥。」
燕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離開北方,一隊隊大雁也向南飛翔。想起你客遊他鄉,我的思念便充滿愁腸。你總該思歸懷念故鄉吧,為什麼又久久留在異鄉?我孤孤單單地守著空閨,憂愁苦悶,思念你念念不忘,淚水不覺流到衣襟上。我拿起琴來彈奏一曲,唱歌解悶,但音節短促激越,不能舒緩地表達我心中的哀傷。皎潔的月光照在我的床上,銀河流轉向西方,夜正深沉,牽牛星和織女星在遙相望,你們何故被河橋隔絕在兩方?燕歌行(二)別日何易會日難,山川悠遠路漫漫。鬱陶思君未敢言,寄聲浮雲往不還。涕零雨面毀容顏,誰能懷悠獨不歎?展詩清歌聊自寬,樂往哀來摧肺肝。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戶步東西...
動常得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動輒得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是唐代著名的文人,他精通六經百家,崇尚儒學,排斥佛老,文章自成一家,為後世治古文者所取法。登進士第後,曾任國子博士、監察御史等職,卻因直言敢諫,屢次犯怒被貶,久久不得升遷。韓愈自認才高,不應受此待遇,因此作〈進學解〉一文以抒己憤。該文採問答方式,以國子先生喻己,假托學生之言,抒發自己才高卻不受重用的不滿,卻說自己不過是一介庸才,符合目前的低位閒差,用以自我解嘲。文中的「跋前躓後,動輒得咎」就是學生描述國子先生(韓愈)在官場上的處境艱難,一有舉動就會遭受責罰,進退兩難,而屢遭貶謫。後來「動輒得咎」就被用來形容人處境困難,極易受到責難。
吭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出聲音或說話。如:「他被罵得狗血淋頭,卻久久不敢吭聲。」
不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捨不得。[例]他頻頻回首,久久不忍離去。
臉紅耳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臉和耳朵都紅了。形容憤怒、激動或害羞的樣子。[例]他講到憤慨之處,激動得臉紅耳赤,久久不能平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