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0.24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韓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擊二王集團的改革,但在反對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等主要問題上,與二王的主張並無二致。這些複雜矛盾的現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力主「文以載道」,自云:「己之道,乃夫子、孟軻、揚雄所傳之道」。於〈原道〉一文,更確立儒家道統譜系,以承繼者自任。攘斥佛老,擯除諸子百家之說。文學成就:韓愈長於詩文,力斥當時駢文,提倡古文,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推展唐代古文運動。其文章以排斥佛老,闡明儒家之道為宗旨,長於議論,〈師說〉、〈送董邵南序〉、〈原性〉、〈原道〉、〈諫迎佛骨表〉、〈進學解〉、〈送窮文〉,備受傳誦。為「唐...
施教因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因材施教」。見「因材施教」條。01.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雍也》:「聖人之道,精粗雖無二致,但其施教,則必因其材而篤焉。」
鶻崙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理解事物籠統含糊或為學不求甚解。宋.朱熹〈答許順之書〉:「今動不動便先說個本末,精粗無二致,正是鶻崙吞棗。」也作「囫圇吞棗」。
天地之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毫無二致
同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事物之來源相同。《後漢書.卷六四.吳延史盧趙列傳.延篤》:「夫人二致同源,總率百行,非復銖兩輕重,必定前後之數也。」南朝梁.劉孝標〈廣絕交論〉:「然則利交同源,派流則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