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0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弩張劍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劍拔弩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劍拔弩張」原作「拔刃張弩」。新朝地皇三年時,劉歆因為二個兒子、女兒和門人被王莽殺害,非常傷心,又害怕自己可能大禍臨頭,於是與王涉、大司馬董忠共謀兵變。但劉歆迷信天意,告訴眾人要等掌理戰事的太白星出現,才能舉兵,以致錯失先機。地皇四年,孫、陳邯向王莽密告劉歆將要謀反,王莽急召劉歆等入朝。盤問後,下令將劉歆等叛臣下獄。董忠欲拔劍自殺,這時侍中王望看到這種情形,就大聲嚷嚷說:「大司馬要造反了!」於是董忠馬上就被護衛殺死。因為董忠是輔國重臣,王涉是王莽叔父王根之子,劉歆則是與王莽有幾十年情誼的舊臣,因此王莽不願讓此事傳開,導致內亂。所以當其他將領率...
子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之孫孔的字。參見「孔」條。
蚍蜉撼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蚍蜉撼樹」。見「蚍蜉撼樹」條。01.宋.趙與時《賓退錄》卷二:「又黃次者,不知何人,賦評孟十九篇,極詆孟子,且及子思,……蚍蜉撼大木,可笑不自量也。」  
新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邶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新臺,刺衛宣公也。納之妻作新臺于河上而要之,國人惡之而作是詩。」首章二句為:「新臺有泚,河水瀰瀰。」
拔刃張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劍拔弩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劍拔弩張」原作「拔刃張弩」。新朝地皇三年時,劉歆因為二個兒子、女兒和門人被王莽殺害,非常傷心,又害怕自己可能大禍臨頭,於是與王涉、大司馬董忠共謀兵變。但劉歆迷信天意,告訴眾人要等掌理戰事的太白星出現,才能舉兵,以致錯失先機。地皇四年,孫、陳邯向王莽密告劉歆將要謀反,王莽急召劉歆等入朝。盤問後,下令將劉歆等叛臣下獄。董忠欲拔劍自殺,這時侍中王望看到這種情形,就大聲嚷嚷說:「大司馬要造反了!」於是董忠馬上就被護衛殺死。因為董忠是輔國重臣,王涉是王莽叔父王根之子,劉歆則是與王莽有幾十年情誼的舊臣,因此王莽不願讓此事傳開,導致內亂。所以當其他將領率...
置水之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時任棠置水一杯,曉悟龐參做官要保持清廉。典出《後漢書.卷五一.龐參傳》。後表示人民期望為官者能清廉持正。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盡任棠置水之情,弘郭待期之信。」也作「置水之清」。
二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邶風》的篇名。共二章。根據〈詩序〉:「二子乘舟,思壽也。」首章二句為:「二子乘舟,汎汎其景。」
道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半途中停駐。《後漢書.卷三一.郭傳》:「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
界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之邊界。《史記.卷三七.衛康叔世家》:「大怒,乃使太子於齊而令盜遮界上殺之。」
邵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善。《孔叢子.居衛》:「徒患德之不邵美也,不病毛鬢之不茂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