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33 ms
共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入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死後埋於地下,故稱人死亡為「入地」。《後漢書.卷六二.荀韓鍾陳列傳.韓韶》:「長活溝壑之人,而以此伏罪,含笑入地矣。」宋.陸游〈跋傅給事帖〉:「志士仁人,抱憤入地者,可勝數哉。」
|
招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招認、認罪。《舊唐書.卷二○.哀帝本紀》:「偽稱官階人泉州晉江縣應鄉貢明經陳文巨招伏罪款,付河南府決殺。」明.高明《琵琶記.五娘請糧被搶》:「這潑皮賊!你得糧那裡去了?你快招伏。」
|
禁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監禁審問。宋.魏泰《東軒筆錄》卷九:「許將坐太學獄,下御史臺,禁勘僅一月日,洎伏罪。」
|
款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罪人自供實情而願伏罪。《北史.卷八六.循吏傳.辛公義傳》:「罪人聞之,咸自款服。」
|
干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甘心招供、認罪。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屈死的干伏罪名兒改。」也作「甘伏」。
|
於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屈招。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爹爹也,把我竇娥名下,(唱)屈死的於伏罪名兒改。」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