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入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低陷於地面。《續漢書志.第七.祭祀志上》:「距石下皆有石跗,入地四尺。」明.周祈《名義考.卷四.地部.陽溝》:「陰溝水入地潛行,陽溝水出地顯行。」
2.人死後埋於地下,故稱人死亡為「入地」。《後漢書.卷六二.荀韓鍾陳列傳.韓韶》:「長活溝壑之人,而以此伏罪,含笑入地矣。」宋.陸游〈跋傅給事帖〉:「志士仁人,抱憤入地者,可勝數哉。」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犧牲小我,解救眾人。《續孽海花》第三五回:「我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嗣同當為諸君先驅,一嘗地獄的滋味哩!」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陷入走投無路的困境。《水滸傳》第三四回:「閃得我如今有家難奔,有國難投!著我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上天入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升上天空,鑽入地底。比喻神通廣大。唐.李復言《續幽怪錄.卷二.盧僕射從史》:「吾已得煉形之術也,其術自無形而煉成三尺之形,則上天入地,乘雲駕鶴,千變萬化,無不可也。」
2.比喻無所畏懼。《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一一.雙忠記.烹妾激軍》:「君既為王家死義,妾身敢故推?要我上天入地,只索投去。」《三國演義》第四一回:「我上天入地,好歹尋主母與小主來。」
含笑入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欣慰無憾的死去。《後漢書.卷六二.韓韶傳》:「長活溝壑之人,而以此伏罪,含笑入地矣。」《舊唐書.卷六一.溫大雅傳》:「若得家弟永康,我將含笑入地。」
鑽天入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到處營謀尋求。如:「他因為資金週轉不靈,急得鑽天入地的到處找人幫忙。」
赤口上天,白舌入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民間祈求化解口舌是非的口頭消災語。《水滸傳》第七回:「只聽得門外老鴉哇哇的叫,眾人有叩齒的,齊道:『赤口上天,白舌入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本質、底子。如:「質地」。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外面進到裡面。與「出」相對。如:「入口」、「出入」、「入境」、「入場」、「引狼入室」。
參加。如:「入學」、「入會」、「入股」、「入伍」。
收進、所得。如:「收入」、「入帳」、「量入為出」、「入不敷出」。
到、達。如:「入夜」、「入夏」、「入冬」。
落。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合乎。如:「入時」、「入流」、「入情入理」。
沉溺、深陷。如:「入迷」、「入神」、「走火入魔」。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如「月」、「屋」、「質」、「覺」等字。
病入膏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醒世恆言.卷一三.勘皮靴單證二郎神》:「感承夫人好意,只是氏兒病入膏肓,眼見得上天遠,入地便近,不能報答夫人厚恩,來生當效犬馬之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