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5.0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悵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意的樣子。[例]每想到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從,他便悵然不已。
言過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二.正失》1>成帝曰:「其治天下,孰與孝宣皇帝?」向曰:「中宗之世,政教明,法令行,邊境安,四夷親,單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樂,其治過於太宗之時,亦以遭遇匈奴賓服,四夷和親也。」上曰:「後世皆言文帝治天下幾至太平,其德比周成王,此語何從生?」向對曰:「生於言事。文帝禮言事者,不傷其意,群臣無小大,至即便從容言,上止輦聽之,其言可者稱善,不可者喜笑而已。言事多褒之,後人見遺文,則以為然。世之毀譽,莫能得實,審形者少,隨聲者多,或至以無為有。……」向以為如此。及世間言文帝小生於軍中,長大祭代東門外,使者求得之,因立為代王,徵當即位,後期,日為之再中,集上書囊,以為前殿帷,...
黨同伐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明史.卷二四三.列傳.鄒元標》:「臣嘗語朝士曰:『方今上在沖歲,敵在門庭,只有同心共濟。倘復黨同伐異,在國則不忠,在家則不孝。世自有無偏無黨之路,奈何從室內起戈矛耶?』」
訛以傳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以訛傳訛」。見「以訛傳訛」條。01.宋.王柏〈默成定武蘭亭記〉︰「南渡以來,紛粉(紛)翻刻,幾千石矣,訛以傳訛,僅同兒戲,每竊哂之。」(源)02.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五.演習部.教白》:「而曲師入門之初,亦係暗中摸索,彼既無傳于人,何從轉授于我?訛以傳訛,此說白之理,日晦一日,而人不知。」
有聲有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洪亮吉《北江詩話》卷一:「杜云『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李云『青天中道流孤月』,又云『五峰轉月色,百里行松聲』;寫月有聲有色如此,後人復何從著筆耶!」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受李廣州署為錄事  鬱鬱楊柳枝,蕭蕭征馬悲。送君灞陵岸,糾郡南海湄。  名在翰墨場,群公正追隨。如何從此去,千里萬里期。  大海吞東南,橫嶺隔地維。建邦臨日域,溫燠禦四時。  百國共臻奏,珍奇獻京師。富豪虞興戎,繩墨不易持。  州伯荷天寵,還當翊丹墀。子為門下生,終始豈見遺。  所願酌貪泉,心不為磷緇。上將玩國士,下以報渴饑。送元倉曹歸廣陵  官閑得去住,告別戀音徽。舊國應無業,他鄉到是歸。  楚山明月滿,淮甸夜鍾微。何處孤舟泊,遙遙心曲違。送唐明府赴溧水(三任縣事)  三為百里宰,已過十餘年。只歎官如舊,旋聞邑屢遷。...
出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淡泊名利,超出塵俗。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養生》:「考之內教,縱使得仙,終當有死,不能出世。」宋.蘇軾〈書黃魯直李氏傳後〉:「無所厭離,何從出世?無所欣慕,何從入道?」
親職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於成人教育的一部分,為提供家長對兒童教養和改善家庭生活所實施的一種教育。目的在促成健全的家庭生活,範圍包括指導家長如何從事嬰兒育養、兒童保健、就學、社會行為、性教育等,乃至指導家長協調家庭關係,善盡對社會應盡的責任。
後恭前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陽,蘇秦的父母在三十里外的路口迎接他,妻子更不敢正眼看他,嫂嫂也伏地叩拜。蘇秦看了,說:「嫂嫂,你為何從前的態度那麼傲慢,現在卻又那麼謙卑呢?」嫂嫂答道:「你現在做了大官,既尊貴,又有錢啊!」蘇秦嘆了口氣說:「哎!貧窮時父母都不把你當兒子看待,富貴時親友都畏懼你,難怪人們要看重權勢利祿了!」《戰國策》原文對蘇秦嫂嫂的描述是「何前倨而後卑」,《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作「何前倨而後恭」,後來就從這裡演變出「前倨後恭」的成語,用來比喻待人勢利,態度轉變迅速。
黃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神話傳說中的大鳥,能一舉千里。《楚辭.屈原.卜居》:「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