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佩玉。《集韻.平聲.清韻》:「珵,佩玉也。」
珊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佩玉相擊聲。東周戰國.宋玉〈神女賦〉:「動霧穀以徐步兮,拂墀聲之珊珊。」唐.杜甫〈鄭駙馬宅宴洞中〉詩:「自是秦樓壓鄭谷,時聞雜佩聲珊珊。」
玉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玉製的耳飾,多呈圓環形而有缺口。因「玦」與「決」同音,故古人常以玉玦寓決絕之意。《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
瓊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玉。古人喜佩玉,故亦引申為贈物之意。《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也稱為「瓊華」、「瓊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佩帶。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七下.釋器》:「佩紟謂之裎。」疏證:「古者佩玉有綬,以上系於衡,衡上復有綬,以系於革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巧笑的樣子。《詩經.衛風.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琤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彈撥弦樂所發的聲音。唐.孟郊〈聽琴〉詩:「前溪忽調琴,隔林寒琤琤。」(2)形容流水聲。《梁書.卷三四.張緬傳》:「風瑟瑟以鳴松,水琤琤而響谷。」(3)形容玉器相碰撞的聲音。唐.白居易〈和令狐僕射小飲聽阮咸〉詩:「落盤珠歷歷,搖佩玉琤琤。」
環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圓形玉佩。後多指女子佩戴的飾物。《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西遊記》第二三回:「一副提爐,香雲靄靄,環珮叮叮,那婦人帶著三個女兒,走將出來。」也作「環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繫佩玉的絲帶。即綬。《爾雅.釋器》:「繸,綬也。」晉.郭璞.注:「即佩玉之組,所以連繫瑞玉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皮革製成的大腰帶,古人用來佩玉。《說文解字.革部》:「鞶,大帶也。」通稱為「鞶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