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朝令夕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了晚上就改變了。農民們為了急於納稅,有存糧的只有被迫將糧食半價賣出,沒存糧的只得用加倍的利息向人借貸,或者賣掉田地房屋,甚至賣掉自己親生的兒孫來還債。商人趁著需用很急的時候,將積存的貨物賣掉,獲得暴利。這種情形嚴重的影響到當時的農業生產。所以鼂錯向漢文帝上了一篇〈論貴粟疏〉,力陳農業是立國的根本,朝廷應當抬高糧食的價值,鼓勵人民從事耕種,並讓有錢的商人捐糧買爵。國家有了充足的存糧,賦稅就可減輕,人民就能安居樂業,國家就會富強安樂。後來「朝令夕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政令、主張或意見反覆無常。出現「朝令夕改」的書證如《舊唐書.卷一一五.柳公綽列傳》:「長慶元年,罷使,復為京兆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借貸、移用。如:「挪借」、「挪用公款」。《儒林外史》第五二回:「他向日挪我的五十兩銀子,得便叫他算還給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借貸。如:「東摘西借」。《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因為我們今兒個有點兒緊用項,找您摘給我們幾百塊錢用。」
牛衣對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宣鼎《夜雨秋燈錄.三集.卷二.義貓》:「翁家乏食,借貸無門,典質己盡,搔首踟躕,牛衣對泣而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向別人借貸未還或該給而未給。[例]欠帳、欠債、欠薪
燃眉之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燒眉之急注音︰ㄕㄠ ㄇㄟˊ ㄓ ㄐ|ˊ漢語拼音︰shāo méi zhī jí釋義︰即「燃眉之急」。見「燃眉之急」條。 01.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三齣》:「望乞員外借貸些須,以救燒眉之急。」 02.《水滸傳.第三四回》:「我如今不知便罷,既是天教我知了,正是度日如年,燒眉之急!」
囊空如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之奈何!」十娘道:「妾已與媽媽議定只要三百金,但須十日內措辦。郎君遊資雖罄,然都中豈無親友,可以借貸。倘得如數,妾身遂為君之所有,省受虔婆之氣。」 〔注解〕 (1) 教坊:本指古時管理宮廷音樂的官署,此處借指妓院。 (2) 落籍:即脫籍從良。古時妓女列名樂籍,若要從良,必須商得主管官吏的允許,將樂籍中名字除去,稱為「落籍」。
欺世盜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欺世盜名」條。 01.清.鄭燮〈濰縣寄舍弟墨第四書〉:「究竟自問胸中擔得出幾卷書來?不過挪移借貸,改竄添補,便爾釣名欺世,人有負于書耳。」
典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物品抵押,向人借貸金錢。《舊唐書.卷一四○.盧群傳》:「先寓居鄭州,典質良田數頃。」《浮生六記.卷三.坎坷記愁》:「余夫婦居家,偶有需用,不免典質。」也作「典當」。
放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金融機構在約定的契約下,對資金需求者出借一定數額的金錢。通常於償還時須附帶利息,並以本票、債券等物作為借貸的事實證明。[例]近日銀行將調降放款利率,以吸引投資人貸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