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234.3778 ms
共 1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宿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成博學之士。《後漢書.卷六三.李固傳》:「見諸侍中並皆年少,無一宿儒大人可顧問者,誠可歎息。」也作「夙儒」。
|
儒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儒家學說的學者。亦泛指讀書人。漢.王充《論衡.超奇》:「故能說一經者為儒生,博覽古今者為通人。」《三國演義》第八六回:「人皆言東吳多賢,誰想懼一儒生!」
|
[非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儒]是[墨子]書中的一篇,其中提出對儒家的種種批評,不贊成儒家的一些主張。後世研究者以為出自墨家後學,表現出主張不同,以別人的主張為非的一種說法。
[非儒篇]中說:儒家主張親親有術,尊賢有等,親疏尊卑之間各有不同。譬如儀禮對喪服的規定是「喪父母三年,妻後子三年,伯父、叔父、弟兄、庶子期年,戚族人五月」。是用歲月之數定親疏,因而親者多而疏者少,但是妻、後子與父母同為三年,從用歲月數目定尊卑來看,便是妻子與父母同尊,顯然又尊卑無別了。 其次,就娶妻親迎來說,那種服飾和禮儀,如仰嚴親,昏禮威儀,如承祭祀。儼然顛倒上下,悖逆父母,迎娶妻子本是事親的禮俗,怎可說是孝呢... |
[儒行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儒行解]是[孔子家語]中的一篇,記載魯哀公問「何謂儒行」時,孔子所作的說明;逐項約略如下:
自立:(這一項前後出現兩次,合併如後。)以最精闢的學識以待王侯聘任,努力學習以待王侯諮詢,心懷忠信以待薦舉,力行道德仁義以待選拔;以忠信為甲冑,以禮義為武器,載仁而行,抱德而處,即使遇到暴政也不逃亡。 容貌:衣冠整齊,動作有節,大的謙讓好像是簡略,小的謙讓好像是做作,大的表現好像是威儀,小的表現好像是羞怯,不爭先恐後,處處都寧可讓人,看起來好像是儒弱無能的樣子。 備預:(意為充實自己,待機出仕)平居整肅恭敬,說話誠信,行為忠正,不爭利,不失和,善於保護自己... |
大儒之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儒之效意指偉大儒者的道德功業彪炳寰宇,這裡「效」是功效的意思,語見〔荀子.儒效〕。荀子以真正的大儒必然才德兼備,智行雙修。〔儒效〕中說:「志安公,行安脩,如通統類,如是則可謂大儒矣。」「法後王,統禮義,一制度,以淺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萬,苟仁義之類也,雖在鳥獸之中,若別白黑;倚物怪變,所未嘗聞也,所未嘗見也,卒起於一方,則舉統類而應之,無所儗 ;張法面度之,則晻然若合符節,是大儒者也。」意思是說大儒心志公正,行為高潔,通達禮義之統、仁義之類(律則),崇法「政績信而可徵」的後世賢王,建立禮義法度,運用推論的方式,由淺少推知博多,由近今推知遠古,由一推知萬。在鳥獸之中也能辨識行仁義的善類,...
|
儒林外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吳敬梓撰,五十五回。內容刻劃科第中人追求功名的醜態,為諷刺章回小說的傑作。
|
儒家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集先聖先賢之大成而形成儒家。[漢書‧藝文志]將儒家列為九流十家之首,所謂:「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 ,于道最為高。」孔子以[詩]、[書]、[易]、[禮]、[樂]、[春秋]等六經為思想基礎,「仁」乃是其思想中心,在人生觀上強調自強不息,在道德觀上重視個人修身,以成為仁人君子,在政治觀上提倡德治與仁政。提出了對人性的觀點,但仍以發展完成善性為主旨。
儒家學說由個人修身做為學習的起點,從生活切近處所接觸的人開始,強調「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君臣有義」,是為倫理思... |
風流儒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風度好,溫文爾雅。北周.庾信〈枯樹賦〉:「殷仲文風流儒雅,海內知名,世異時移,出為東陽太守。」《鏡花緣》第一九回:「而且無論男婦,都是滿臉書卷秀氣,那種風流儒雅光景,倒像都從這個黑氣中透出來的。」也作「風流爾雅」。
|
儒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儒家學術的人。後泛指讀書人。《荀子.儒效》:「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儒林外史》第一回:「今得見先生儒者氣像,不覺功利之見頓消。」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